新手泡茶指南|02 白茶·白毫银针篇

【白茶】
和乌龙茶这类注重独特品种香气和滋味的茶叶不同,白茶的香气清悦淡雅,滋味清甜醇和。夏季暑热,宜白茶解之。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属于芽型白茶,采用肥壮芽头制成(一般采春天头轮新梢的单芽,因这时单芽肥壮、毫心特大,白毫显露,所制作银针品质比较好),芽壮显毫,洁白如银,产地不同,制法在白茶不炒不揉基础上稍有区别。
只取单芽的制法,与历史上北苑贡茶的“银线水芽”有相似之处。
现代白茶&早期:福鼎+福鼎大白等=北路银针,政和+政和大白茶等=南路银针。
白毫银针(新茶时)内质香气清鲜,毫味鲜甜,滋味鲜爽微甜,汤色清澈晶亮,呈浅杏黄色,叶底全芽肥壮厚实而柔软。
【白毫银针&云南月光白】
云南月光白,大叶种,阴干萎凋,面白背黑,茸毛细密贴合表面,光线下似丝绸感般非常具光泽;福鼎的则从新茶时的灰绿向陈茶后的褐灰转化,毫毛相对外立,看上去有“毛躁”之感;口感上,云南的醇厚蜜香更显,福鼎的则更清雅甘甜,毫香明显。
【白毫银针的茸毛】
白茶茸毛能够分泌芳香物质,所含的游离氨基酸(作用于茶汤鲜醇口感)高于茶身,而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作用于苦涩、刺激感)成分低于茶身,这也解释了全芽型的银针相较牡丹、寿眉带叶和梗的白茶,毫香会更显,更能闻到毫香鲜爽的香气;白毫银针因此在滋味上更清甜(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冲泡(工夫泡)要点】
1.茶水比:1:20-25;
2.烧开的水凉一凉,到90℃用,盖碗冲泡新银针时,开盖;
(为什么不用100℃?有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过高的温度会破坏茶多酚等抗氧化活性物质,而抗氧化是白茶功效中很被看重的一点)参考文献:陈建烟,刘超兰,刘伟,卓雄标,等.冲泡条件对福鼎白茶茶汤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茶叶,2020(3):38-43.
3.前三道,浸泡时间分别为:2、2.、1(min);
4.白毫银针茶汤浓度较低,且浸出速率较慢,为缩短冲泡等待时间,可增加投茶量,这一点也好为适合之后煮茶的,确保所需投茶量。
【欣赏要点】
特级:(叶态)芽叶肥壮匀齐;(嫩度)肥嫩茸毛厚;(净度)洁净;(色泽)银灰白富有光泽;
一级:瘦长较匀齐;瘦嫩茸毛略薄;洁净;银灰白(新茶时:银绿隐翠)。
——
1.看外形:芽肥嫩壮大,茸毛多为佳;颜色灰绿,绿中带灰色,属于新白茶的正常色泽;稍次:橄榄绿,绿稍深,略有光泽;最次:深红暗似铁锈色,无光泽;
2.观汤色:新针,浅杏黄,黄色较浅;次些,浅橙黄,橙色较浅;黄亮,黄而清澈明亮,正常;微红,色泛红,不正常,可能是萎凋阶段出现红变;不同次数冲泡下,白毫银针汤色从浅白逐渐加深为浅嫩黄、嫩黄。
3.闻香气:嫩爽:鲜嫩、活泼、爽快的嫩茶香气;毫香,白毫显露的嫩芽所具有的鲜爽香气;清鲜:清高鲜爽,多数为原料细嫩,带有清香和毫香;鲜纯,新鲜纯和,有毫香(可参考店中2023“晴林春雪”感受);如有发酵气味,即酵气,是萎凋过度,不好,多伴有叶底红变;青臭气,萎凋不足或火功不够,有青草气。
4.尝滋味:清甜,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醇爽,醇而鲜爽,是白茶的正常滋味;醇厚,醇而甘厚,是白茶滋味较佳的表现;青味,萎凋不足而导致的茶味淡而青草味重。白毫银针香气为毫香清鲜,白毫银针滋味为鲜醇毫味显。茶滋味的基本味型(浓度)、缺陷味型(涩度)、特殊味型(甘度、鲜度)、感受味型(滑度、厚度),可参考这4种味型6项因子分别进行评价。不过这里的“滑度”在前三道的时候,会受茸毛的影响,不作为主要判断,比如有些茶友第一次喝银针,前两道会觉得咽喉有异物感,敏感的可能还会有想咳嗽的感觉,这也是茶汤中茸毛导致的正常现象。
5.评叶底:肥嫩,芽头肥壮,叶张柔软、厚实;红张,萎凋过度,叶张红变;暗张,色暗黑,多为雨天制茶导致死青。
【其他冲泡方式】
1.大壶泡:茶水比1:40,沸水稍置/公杯凉汤,置茶于壶中,注水浸润茶叶,旋转摇动使茶水充分浸润,加盖,4-5min,沥汤入公道,分汤品饮;
冷泡:茶水比处理水平为1:125时,在120min~180min浸泡时长感官评分达到峰值,花蜜香浓郁滋味甘鲜甜爽。为什么有些茶友尝试了冷泡,也觉得没啥感觉,淡,或者甚至有些闷,这与时长有关系,浸泡过久口感会变浓,花蜜香转弱转闷,口感风味下降,品饮愉悦感也就降低了。所以,尽量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去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