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聚焦新新零售
每年的315,是诸多大中型企业心惊胆战的一夜。
如果不幸出现在315晚会上,那就意味着赛道的崩塌。
不过,315晚会也并不是那么单纯,比如当年的8点20。
从某种意义上讲,315晚会除了揭露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外,还往往夹杂私货:借个别案例来阻击对传统电视广告业务造成影响的新兴行业。
大数据精准广告,被阻击过;从不在电视台做广告的某手机,被阻击过… …
今年的315,被阻击的是视频直播。
和所有行业一样,如今的视频直播行业鱼龙混杂,面临着规范管理,但并不代表这个行业本身是有问题的。
其实,只要有商业行为,就存在着制假造假的风险,和什么经营方式没有必然联系。线下实体店的问题并不少,电商1.0时代的造假也非常混乱,甚至“被迫”诞生了支付宝,直播经济下出现这类问题,再正常不过了。
其中,一定的原因,是现有的商品质量监管机制是属地管理,而线上业务绝大多数是异地交易,这就导致了监管很难到位。
这是电商时代就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延续到直播经济的新零售时代。
星空君曾经参与配合过一起案件的办理,和网警打过交道,从现在网警的配备以及出警方式来看,监管机构已经初步具备了线上联动的技术条件。
比如,网警会有专业的IT技术公司联合出警,各地网警配合默契联合办案。
如果将这个场景替换为网络工商,也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线上商铺难以监管的现状。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首次提出,切实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和事中事后监管。
此后,《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等文件再次强调了“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思路。
工商总局总局制定出台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部门规章,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出台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网络交易平台合同格式条款规范指引》《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关于加强网络团购经营活动管理的意见》《关于促进网络服务交易健康发展规范网络服务交易行为的指导意见(暂行)》等规范性文件,逐步健全和完善网络市场规则体系。
从正在逐渐发展的监管体系来看,线上商品质量的监管法规制度,会越来越完善,消费者无论从任何场景购物,都能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