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儿癫痫”用药会引起“肥胖”吗?
在中国1000万癫痫患者中,有60%的患者起源于儿童时期。每年新发的40万癫痫患者中,超过一半是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大脑皮层功能发育尚未完全,血脑屏障功能较弱,因而更易引起大脑强烈兴奋,从而导致大脑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成为“带电的小天使”。

随着近年来,儿童肥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由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问题导致的单纯性肥胖患儿,还有一部分癫痫患儿因药物副作用而出现的肥胖,面对这样的小胖墩,该如何进行干预成了棘手的难题。

1.警惕!癫痫患儿用药致“肥胖”
在儿童癫痫的长期用药过程中,有少数儿童癫痫患者会出现伴随肥胖。肥胖是青春期癫痫患儿依从性下降,甚至中断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肥胖的原因可能是抗癫痫药物(AEDs)导致的代谢失调。很多抗癫痫药物,包括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加巴喷丁等都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以丙戊酸为例,它导致的相关性肥胖是青春期癫痫女性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e ovary syndrome,PCOS)的重要因素。
此外,已有多项国内外研究表明,丙戊酸钠可通过改变患儿的瘦素、胰岛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代谢相关水平。这也提示我们,在对癫痫患儿进行癫痫发作控制的治疗时,要注意药物对患儿的脂代谢等多项指标的影响。
2.合理选药,告别小胖墩状态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指导AEDs的合理选择十分关键。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选药和治疗原则:
尽量避免使用明显增加体重、影响月经周期的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苯巴比妥等);
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中雌雄性激素及性激素结合蛋白、血脂、血糖等指标,注意指导患儿合理控制体重的增加。
总之,由于癫痫用药导致的肥胖患儿,需要在积极进行抗癫痫治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长期用药导致的代谢失调,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应尽早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并结合合理的饮食管理,使孩子告别小胖墩状态。

3.如何保证AEDs的疗效与安全
儿童选用抗癫痫药(AEDs)治疗的原则与成人基本相同,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合理调剂量儿童期生长发育快,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应按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药量,对于身高体重高于或低于标准体重的儿童,应参照标准体重给药,并结合临床疗效和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
② 考虑代谢因素新生儿和小婴儿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差,药物在体内半衰期长,容易积累中毒;婴幼儿至学龄前期体内药物代谢速率快,半衰期短,因此应在血药浓度检测下根据临床疗效调整剂量。
③ 监测副反应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查肝功能、血常规等,尤其应注意丙戊酸在年龄小于2岁或有遗传代谢病的儿童发生肝损害的危险性。
④ 分析病因儿童首次发作后是否开始抗癫痫药物治疗需要考虑癫痫的病因、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等。
⑤ 注意认知功能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重要阶段,在选择抗癫痫药时,应充分考虑到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大多数儿童癫痫患者通过治疗可以控制发作甚至治愈,是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的。若未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控制,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消磨患儿意志,打击患儿自尊心,会造成一些不可逆性损伤。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