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与生活复习测试题
修养与生活
第一章测试题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种种思考和看法,其中关于( )是人生观的核心。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意义
C.
人生价值
D.
人生态度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
人的本质主要在于
A.
人的自然属性
B.
人的社会属性
C.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
人的自私本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3.
讨论( )问题,是为了认识生活应有的意义,明确人生追求、目标和方向。
A.
人生目的
B.
人生价值
C.
人生态度
D.
人生意义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4.
( )人生观是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
A.
享乐主义
B.
拜金主义
C.
个人主义
D.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5.
( )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
A.
享乐主义
B.
拜金主义
C.
个人主义
D.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6.
一些大学生用父母辛苦劳作挣来的钱比阔气、摆排场,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行为是受( )人生观影响的结果。
A.
拜金主义
B.
享乐主义
C.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D.
个人主义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7.
科学的人生观是( )
A.
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
B.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C.
享乐主义
D.
为人民服务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8.
如果一个人不考虑生命应有的意义,对待什么事都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 )人生观的表现。
A.
庸碌无为的
B.
低俗沉沦的
C.
消极悲观的
D.
正确科学的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9.
一个人如果满怀希望勇敢坚强战胜困难开拓人生新境界,这是( )人生观的表现。
A.
庸碌无为的
B.
低俗沉沦的
C.
消极悲观的
D.
正确科学的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10.
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要对( )问题有个科学认识。
A.
人的本质
B.
自然界
C.
人的思维
D.
哲学理论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第二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共 50.00 分)
1.
讨论( )问题,有助于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从而知道应该如何对待生活。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
人生意义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
如果一个人不考虑生命应有的意义,对待什么事都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 )人生观的表现。
A.
庸碌无为的
B.
低俗沉沦的
C.
消极悲观的
D.
正确科学的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
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烦恼悲伤,以悲怨态度对待生活,这是( )人生观的表现。
A.
庸碌无为的
B.
低俗沉沦的
C.
消极悲观的
D.
正确科学的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4.
如果一个人抱着“及时行乐”的混世态度,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是 ( )人生观的表现。
A.
庸碌无为的
B.
低俗沉沦的
C.
消极悲观的
D.
正确科学的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5.
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培根也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只有厄运才能创造奇迹
B.
逆境对人生是一种磨炼
C.
人生到处都是逆境
D.
顺境也需要磨炼意志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多选题 (共 30.00 分)
1.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有( )
A.
自强不息,自制自励
B.
身处逆境而能够百折不回
C.
用乐观的心态看待周围世界
D.
在顺境中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C
正确答案:
A B C
教师评语:
暂无
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需要面对人生的各种矛盾,树立正确的( )
A.
得失观
B.
幸福观
C.
自然观
D.
生死观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D
正确答案:
A B D
教师评语:
暂无
3.
人生态度一般来说主要由( )基本要素组成。
A.
人生认知
B.
人生情感
C.
人生意向
D.
人生目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C
正确答案:
A B C
教师评语:
暂无
三、判断题 (共 20.00 分)
1.
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对人的发展具有双重性。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是指勇敢地面对挫折。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第三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共 70.00 分)
1.
人生价值实现的自我环境是( )
A.
个人与他人和谐
B.
个人和社会和谐
C.
自我身心和谐
D.
人和自然和谐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2.
人生价值实现的人际环境是( )
A.
个人和社会和谐
B.
自我身心和谐
C.
个人和他人和谐
D.
人和自然和谐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3.
在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
人生境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4.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
A.
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
B.
选择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C.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D.
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5.
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 )
A.
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
B.
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自我完善
C.
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做贡献
D.
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肯定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6.
关于人生价值评价正确的是( )
A.
个人能力越强人生价值越大
B.
个人行为动机越高尚个人价值越大
C.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人生价值越大
D.
个人得到满足越多人生价值越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7.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 )
A.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满足
B.
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C.
社会舆论对个人的积极评价
D.
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判断题 (共 30.00 分)
1.
雷锋没有比尔盖茨的价值大。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
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方式是实现自我价值。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3.
尽责任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第四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共 50.00 分)
1.
下面哪种说法不符合自我防御机制( )。
A.
是由于个体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而产生的
B.
源于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和现实要求的双重压力
C.
是为了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
是为了抵御来自他人的负性评价所采取的应对方式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2.
不属于心理创伤的是( )。
A.
急性应激障碍
B.
心理应激障碍
C.
创伤后应激障碍
D.
适应障碍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3.
以下哪项不是适应障碍的特征( )
A.
应激源常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
B.
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年
C.
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易患
D.
症状以情绪障碍为主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4.
以下哪项一般不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特征( )。
A.
情感淡漠
B.
情绪不稳、易激惹
C.
表情茫然
D.
焦虑不安、慌张恐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5.
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除外的是( )。
A.
战争
B.
严重事故
C.
心身疾病
D.
地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多选题 (共 20.00 分)
1.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与疾病,还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完整的生理
B.
心理状态
C.
稳定的情绪
D.
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D
正确答案:
A B D
教师评语:
暂无
2.
心身健康标准的五快分别是( )
A.
食得快
B.
便得快
C.
说得快
D.
走得快
E.
睡得快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B C D E
教师评语:
暂无
三、判断题 (共 30.00 分)
1.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
只要无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3.
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第五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共 100.00 分)
1.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 )为主要内容
A.
儒家伦理道德
B.
墨家伦理道德
C.
道家伦理道德
D.
法家伦理道德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
两千多年前的( )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
A.
《中庸》
B.
《论语》
C.
《诗经》
D.
《孟子》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3.
这种重整体、讲奉献的传统道德大大修正了西方现代性文化因过度倡导( )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A.
自由主义
B.
个人主义
C.
民主主义
D.
平等主义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4.
“崇仁爱”是( )这部儒家经典著作的核心思想。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孟子》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5.
古人修为的最高境界是( )。
A.
齐家
B.
治国
C.
平天下
D.
内圣外王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6.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 )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A.
仁
B.
义
C.
礼
D.
信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7.
( ),自古为人伦之首,百行之原。
A.
孝悌之道
B.
精忠报国
C.
仁爱之心
D.
诚信立身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8.
中国传统文化中( )观念,对于修复西方现代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创伤有所裨益。
A.
顺应天命
B.
天人合一
C.
人定胜天
D.
靠天吃饭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9.
中国传统文化中( )理念,强调凡事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这对于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保持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A.
仁爱
B.
礼义
C.
中庸
D.
诚信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10.
这种“和合”的理念还被我们运用到国际关系领域,提出( )的外交政策,主张各国在政治上互相尊重,经济上互相促进,文化上互相借鉴,非常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
世界大同
B.
胡萝卜加大棒
C.
丛林法则
D.
求同存异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第六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共 60.00 分)
1.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 )
A.
行为准则
B.
生活习惯
C.
法律规范
D.
公共秩序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
乘车登机坐船应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不喧哗吵闹;游览、购物、提款应按先后顺序,不插队。这是社会公德中( )
A.
保护环境的要求
B.
文明礼貌的要求
C.
助人为乐的要求
D.
爱护公物的要求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3.
人们在公共场所还不时看到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发生。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人们( )
A.
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B.
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C.
遵守家庭美德的自觉性
D.
遵守国家安全法的自觉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4.
乐善好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这是社会公德中( )的要求
A.
保护环境
B.
文明礼貌
C.
助人为乐
D.
爱护公物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5.
( )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
保护环境
B.
文明礼貌
C.
遵纪守法
D.
爱护公物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6.
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现状是( )
A.
非常令人满意
B.
总体是好的,但有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
C.
非常令人忧虑
D.
多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多选题 (共 20.00 分)
1.
社会公德涵盖了( )等几个关系层面上的问题。
A.
人与人之间
B.
人与社会之间
C.
人与自然之间
D.
人与物之间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C
正确答案:
A B C
教师评语:
暂无
2.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A.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
进行健康网络交往
C.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
A B C D
教师评语:
暂无
三、判断题 (共 20.00 分)
1.
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
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第七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共 100.00 分)
1.
职业生涯成功有不同类型,视成功为升入组织或职业的最高阶层,属于( )
A.
进取型
B.
安全型
C.
自由型
D.
攀登型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
职业生涯成功有不同类型,追求认可、稳定,视成功为长期的稳定和相应不变的工作认可,属于( )
A.
进取型
B.
安全型
C.
自由型
D.
攀登型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3.
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 )
A.
职业规划
B.
职业锚
C.
职业目标
D.
发展动力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4.
职业锚理论又称职业定位理论产生于( )领导的研究小组。
A.
艾里克森
B.
弗罗姆
C.
埃德加·施恩
D.
埃德加·斯诺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5.
职业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一个个阶段性目标,要善于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职务目标、工作能力目标、提高心理素质目标和工作成果目标等是按( )划分的。
A.
时间
B.
内容
C.
性质
D.
形式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6.
知识不消费,过时也会成为垃圾,说明知识是( )
A.
不会过时
B.
学好书本
C.
有时效性
D.
需要营销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7.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是( )
A.
帮助你最终能实现你的美好理想
B.
帮助你不用太努力就能发展自己
C.
帮助你目标明确地发展自己
D.
帮助你轻易地达到一定层次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8.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稳定的有( )收入的工作。
A.
合法
B.
稳定
C.
持续
D.
适当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9.
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外在因素不包括( )
A.
家长的意愿
B.
就业机会多寡
C.
经济景气的兴衰
D.
职业结构的变迁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0.
关于职业准备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职业准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必经阶段,没有职业准备,无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B.
做好职业准备,目的是为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C.
职业准备越充分,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度越高
D.
职业准备的核心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为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第八章测试题
办事公道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 )
A.
原则至上,不徇私情,举贤任能,不避亲疏
B.
奉献社会,襟怀坦荡,待人热情,勤俭持家
C.
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假公济私
D.
牺牲自我,助人为乐,邻里和睦,正大光明,遵纪守法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2.
关于勤劳节俭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阻碍消费,因而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B.
市场经济需要勤劳,但不需要节俭
C.
节俭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D.
节俭有利于节省资源,但与提高生产力无关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3.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 )
A.
最基本要求
B.
最核心要求
C.
最普遍准则
D.
最高目标指向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4.
无论你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特殊,它总是离不开一定的( )的约束。
A.
岗位责任
B.
家庭美德
C.
规章制度
D.
职业道德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5.
以下关于诚信的认识和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诚信与经济发展相矛盾
B.
诚信是市场经济应有的法则
C.
是否诚信要视具体对象而定
D.
诚信以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准则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6.
爱岗与敬业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 )
A.
爱岗是前提
B.
敬业是责任
C.
爱岗是体现
D.
敬业是基础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多选题 (共 20.00 分)
1.
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行为准则,就是坚持( )原则
A.
公平、公正、公开
B.
秉公办事、不偏袒、无私心
C.
讲政策、不偏不倚
D.
自身要保持清正廉洁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
A B C D
教师评语:
暂无
2.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敬业精神要求从业者必须( )。
A.
公私分明
B.
坚守工作岗位
C.
提高职业技能
D.
强化职业责任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C D
正确答案:
B C D
教师评语:
暂无
三、判断题 (共 20.00 分)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能否做到爱岗敬业,取决于从业者是否喜欢自己的职业。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
只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就可以成就一切。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第九章测试题
党的( ),把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升到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A.
十八届一中全会
B.
十八届二中全会
C.
十八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四中全会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2.
“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是探讨法律价值正当性的最早主张,它出自( )的著作《政治学》。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西塞罗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3.
( )是约束权力最大的“笼子”,具有制约公权力的重要功能。
A.
民主制度
B.
法律制度
C.
宪政制度
D.
廉政制度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4.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 )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
A.
全体社会成员
B.
社会精英人士
C.
社会中产阶层
D.
社会弱势群体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5.
构建法治社会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福祉,因而法治也必然要以保护( )作为其重要内容。
A.
财产
B.
人权
C.
生命健康
D.
人的尊严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6.
程序的( )是指程序运行合乎法律的规定,有关机关或个人不得违反或变相违反。
A.
合法性
B.
参与性
C.
公开性
D.
时效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7.
程序的( )是指程序设计和运行应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得偏向任何一方。
A.
合法性
B.
中立性
C.
公开性
D.
参与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8.
程序的( )是指案件或纠纷的利害关系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办案程序中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为解决纠纷发挥作用
A.
合法性
B.
中立性
C.
参与性
D.
公开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9.
程序的( )是指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以接受各方监督,防止办案不公和暗箱操作,让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A.
合法性
B.
中立性
C.
参与性
D.
公开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10.
程序的( )程序的运行必须有合理的期限,符合时间成本和效率原则的要求,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终结。
A.
合法性
B.
中立性
C.
参与性
D.
时限性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第十章测试题
( )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学习和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它是法律素养的主观方面。
A.
法律知识
B.
法律意识
C.
法律追求
D.
法律信仰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
( )是个人内心对于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行为规则的确信,这是对法律认识的最高级阶段。
A.
法律知识
B.
法律意识
C.
法律追求
D.
法律信仰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3.
( )是培养法律素养的前提。
A.
学习法律知识
B.
掌握法律方法
C.
参与法律实践
D.
养成守法习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4.
一些年满十八岁的大学生状告父母、索要学费主要暴露出一部分大学生( )的问题。
A.
缺乏法律知识
B.
没有法律意识
C.
不懂法律方法
D.
缺乏法律信仰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5.
1998年,一家住山西省的消费者在北京旅游期间在某书店购买了一本图书,回到住所后发现该书缺页,遂乘坐公共汽车返回该书店,要求换书并赔偿因此支出的一元钱路费。这种“一元钱”官司表明了我国公民( )的觉醒?
A.
主体意识
B.
权利意识
C.
平等意识
D.
规则意识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多选题 (共 20.00 分)
1.
所谓法律素养是指人们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具体包括公民的( )。
A.
法律知识
B.
法律意识
C.
法律追求
D.
法律信仰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D
正确答案:
A B D
教师评语:
暂无
2.
法律意识具体包括( )等几个方面。
A.
主体意识
B.
权利意识
C.
平等意识
D.
规则意识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
A B C D
教师评语:
暂无
三、判断题 (共 30.00 分)
1.
假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行人被一辆机动车撞死了,家属要求车主赔钱,车主躲避不出,则受害人可以直接把车主家小加工厂里面的机器设备掉,以弥补所受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
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养成的法律意识的强度以及对法律的信仰程度表现出来的。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也正是法律权威的来源所在。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