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杠深蹲时“先抬臀”的问题浅析》
很多低杠深蹲的训练者,可能是看了马克瑞比托的《力量训练基础》一书中对于低杠深蹲的教学影响,错误地理解了其中“髋部引导”的真正内涵,从而很容易犯“先抬臀、后起腰”的错误,一种很普遍发生的错误。
低杠确实是髋部引导,带着背部上抬的。但髋、背两者基本上还是同步上升的,近乎于整个后背的“平行”移动。 但毕竟是髋部引导,不是说髋部一点不能先抬,髋部可以有轻微“先行”的“趋势”,但不能真的“先行”了。“先行”是一种尽力保持“同步”而不得的一种迫不得已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下面试析臀部先抬的力学原因: 首先,臀部先抬,最大的弊端在于:前期抬臀时会觉得很简单,但“欠下的债终究是要还的”,前期抬臀的轻松,会在后期变成挺腰的困难,这会加大下背的做功难度,大大增加下背压力,更容易造成腰部损失。其次,为什么臀部会先抬呢?是因为在向心阶段的前期,股四头肌的蹬地力量不够,股四的力量不够,那就只能先抬臀,让髋部上抬的同时,杠铃位置并没有随着髋同步上升,从未“缓解”杠铃的做功难度。然后再把股四“偷懒”的部分行程,转交给下背去完成,替“股四”打工。 我们根据伽利略的“极限法”,不难想到,如果把“先抬臀”现象做到极致,其实就是做杠铃的“早安式”,这样能更清晰地体会到股四“偷懒”和下背“代偿”的感觉。“早安式”是一个训练下背的很好的动作,并且对深蹲有很好的转化效果,但显然,它的逻辑并不适用于深蹲本身。
总结一下就是:先抬臀会导致下背代偿,而抬臀的原因是股四力量不足,而下背代偿的那份功,实际是给股四的“偷懒”“还债的”,三者一环套一环,互相影响。 关于髋部引导,马克瑞比托有一个很好的找感觉的方法:深蹲到底时,想象着有人用手在按着你的髋部不让你起来,而你要对抗那只手的“下压”的力,偏要往上走。所以,低杠深蹲之所谓“髋部引导”,更像是一种“意念提示法”,旨在让习练者找到髋部主导发力的感觉,属于一种“心法”,一种“意识流”层面的东西,而不是具体的“身法”。
其实,深蹲很类似于倒蹬机,整个上半身只需要保持静态刚性即可,就像后背躺在倒蹬机上一样稳定。剩下的就是腿和臀的联动发力了。用这样的思路练深蹲,练深蹲就像练腿举机这种固定器械一样,贼稳。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上半身能保持刚性(虽然是髋部引导,但髋背是同时上升的),下半身只需要做腿举的活就够了。甚至说,深蹲相比于腿举,难度就多了一个环节:保持上半身的刚性。把这个难度忽略后,深蹲和腿举其实并没什么太大差别。这也是大家普遍都说腿举比深蹲简单的原因。但是,正因为深蹲需要保持上半身的刚性,所以我们才能用它发展我们的腰腹力量啊,这也正是深蹲的训练价值所在,无愧于动作之王的美名! 说个题外话:由于硬拉与深蹲的力学结构相思,因此依然符合以上原则。启动时不可提前抬臀,否则下背部也会代偿。在硬拉过程中,与深蹲一样,上半身无需主动做功,只需腰腹保持静态刚性、下背保持等长收缩即可。 想到一个拟人化的表达方式: 做腿举时,腿举机的靠背对大腿说:我 给你撑着后背,你只管大力! 做深蹲时,上半身对下半身说:我自己给自己撑着,你只管大力! ——202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