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 2018年9月 超级面对面(173期)

网易云音乐
1、标准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运的。
因为我们听过了很多音乐,因为我们接触到了互联网。
我们不只是听到了我们国内的音乐,也听到了全世界的音乐。
不管是流行音乐也好,还是古典音乐也好,我们都有接触了很多。

那在我们已经听到这么多音乐的情况下,其实我们对于音乐来说,是有一个评判标准的。
比如说,有些东西是在我们已知的范围里面的,还是跳脱出我们已知的范围的。
所以当有一些人,年轻人出来的时候,他们如果带着他们的想法出来的时候,你玩的音乐是,不只是我这代,可能我上代、上上代、上上上代可能都在觉得情理之中的音乐的话,那我觉它并不太符合流行音乐的趋势。

就比如说我经常听到些很火的歌,那些歌在我心里面,它是一个是很浮躁的音乐。

说这样的音乐我们大家都去听,有一些人会把这样的音乐当做娱乐来听。可能这个歌很火,大家都去KTV可以唱,可是这些火的歌,你并不能认为这个歌火它就是好。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这个歌有这么多收听量,那它不就是好的吗,其实从某种理念上来说它可以算好。
因为音乐是不能说,很多时候我们讲,音乐不能拿出来去比较,那它火了它肯定是好歌,因为音乐不就是给人听的吗,其实这个道理是对的,我以前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我近两年觉得,流行音乐它是要有一个趋势。
我其实有时候很好奇,在说这样话的这些人,他们真的会觉得我喜欢的这个歌它很火,它火遍了全国,谁都能唱,你真的敢把这首歌推荐给你的外国朋友去说,这是我们中国的音乐吗?
我觉得不一定会这样。

2、迎合市场or逆流而上
绝对不会动摇到我的创作。
因为我觉得就是,我们其实做音乐,真正学音乐和做音乐的人,我们对旋律是有个标准的。
我们深知什么样的音乐一听就是你是不是在套旋律,就是你只是为了迎合这个市场去写一些好像是十年前的音乐。

很多人都爱听的那个时代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是好的,只是说每个时代,时代是在进步的。
十年前你也可能没有在用智能手机,你在用接键的手机就是这样的道理,全世界都在进步。
其实在世界上音乐也一直在进步,那我觉得我们也要做这个事情,但是必须要有人来做。

3、音乐市场的停滞不前
观众的审美呢,是需要做音乐的人来带领他提高的。
如果说大家都觉得十年前的这一批歌曲是很火的,这种风格我们所谓的流行音乐,它是很上口的,都能唱的情歌,大家都去KTV唱,很火。
那这十年来我们其实选择了停止进步,而一直在去迎合市场,这就是为什么。
那市场就会变成了,观众永远在听这样的歌,观众就永远以为这样的歌就是流行音乐,就以为自己很潮,我听的这样的歌是当下最流行的歌,很红很火。
但其实我们的音乐其实已经停止在十年前,或二十年前了。

而全世界的音乐都在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是停的。
这个时候需要有人跳出来,去做带领大家往前走的音乐。
但是你做出来的音乐,可能会让观众第一反应听了是这个东西跟我平时听的不一样,我不要听这样的,这样的东西可能我唱不了。
我也并不是说这个不好,只是说当人们都在选择自己能不能唱的的候,这些做音乐的人就会想,我要写他们能唱的,我要让它们成为KTV的金曲,这时候音乐会容易停止。

4、审美大于技术
做音乐,我觉得审美是大于技术的。
但是技术也要有,但是审美一定要大于技术。
首先你要有好的审美,你知道你真正想要做,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这个音乐也许是高级的,或者是好的,你把它用技术实现出来,你才能让大家听你的想法。

如果说你只是技术很好,但是没有好的审美,你一直在做的是流水线上的音乐的话,那你把流水线上的音乐用技术(唱出来),这个技术其实是很简单的,你可能只需要花50%的技术就实现了你想要的想法,然后你自己很开心。
但其实对于你来说,它是没有成就感和突破的。

5、良性循环
并不是观众去提升,而是创作者去提升。
当创作者大家都去做真正好的音乐和领先的音乐的时候,或者是哪怕是不一样的音乐,哪怕它怪,它小众,它地下音乐,都无所谓,只要它是能够让观众听到不同曲风。
当观众听到了,很多各种各样,各种各样的曲风之后。他们会有一个自己的标准答案。
他们可以去选择他认为的好的音乐,他想听到的音乐。这样他就有选择。

但是现在我们的观众,永远听的是这样的音乐。
因为你在市面上听不到其它不同的旋律了,这样的话,这个市场就会变得恶性循环。
那如果一个人站出来,要唱不一样的歌。他唱出了不一样的旋律之后,他的受众群可能只有一百人百人或者一千人。
那这千人里面只要有一个是音乐天贼很好并且走上了音乐这条路的,他可能会走他的后路之后说,我也要做跟他不一样的音乐。之后做的人越来越多,它就会变成一个良性循环,来去让市场越来越好,让整个乐坛越来越好。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