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年六安金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面试真题:承诺政策
某市出台承诺政策,办理事项时,只要群众对于一些证明签署承诺书后,就可以不必出具其他材料,你怎么看?
【尚优解析】
第一,我钦佩他们敢于作为的担当。对于政府机关来说,最怕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固守套路怕担风险,回避矛盾不敢担当。近些年来媒体报道的“证明你妈是你妈”问题不少,反映出题目中这种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实事求是地说,这种问题解决起来,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最大的难点就是要兼顾好程序性和便民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政策出台者带来风险。面对这一后果,当地政府迎难而上,没有因为有困难而不作为,也没有因为有风险而往后退,体现了一种难得的担当。不管怎么说,就冲着这一点,我是钦佩的。
第二,我看到了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有人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但是,这次地方政府出台承诺书,恰恰体现了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痛民之所痛的同理心,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当前,我们身处“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节点,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考验,更要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解决好群众的问题。而这,最需要的就是对群众问题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始终做到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次地方政府专门出台政策解决群众问题,进一步证明,只要我们对群众问题始终有切肤之痛,勇于探索实践,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群众问题的那把钥匙。
第三,要树立容许犯错的鲜明导向。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反而是跌跌撞撞、曲折前进的。俗话说,不怕错,就怕不做。没有完美的政策,就好像题目中,这种承诺制度当然是不完美的,会留下弄虚作假的空间,但还是要支持、鼓励,否则就会形成逆淘汰,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大胆探索。所以,要树立容许犯错的鲜明导向,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定可操作、易执行的容错纠错制度,营造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浓厚氛围,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鼓励地方政府解决问题的信心勇气。
第四,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有益的政策探索。好政策出台,才刚刚走出第一步,想要真正造福于民,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作为网友要为政策优化留下时间和空间,可以提出善意的意见建议,但是不要求全责备,不要鸡蛋里挑骨头,那是不负责任的,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为地方政府要坚持问题导向,耐心倾听群众意见,认真研判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把承诺政策越做越好。作为普通群众既然吃过苦头,就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要诚信为先、严格执行,跟政府共同把这件事做好,不然最后政策难以为继,受苦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