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祭肜 字次孙

祭肜 字次孙

祭肜(?―73年),字次孙,颍川颍阳(今河南襄城东北)人,祭遵的堂弟。祭肜早年丧父,以至孝著称。遇上天下大乱,野外没有炊烟,而他单独守在坟墓边。每逢有贼人路过,看到他年纪还小但有志向节操,都很惊奇并同情他。公元33年(建武九年),祭遵去世无子,光武帝思念哀悼他,任祭肜做偃师县令,让他靠近祭遵坟墓,四季祭祀他。祭肜有谋略,任职五年,县内没有强盗,政绩考核第一,因此升任襄贲县令。当时天下郡国还没有全部平定,襄贲县强盗白天公然作恶。祭肜到任,杀败奸人,消灭他们的余党,几年之后,襄贲政治清明。
公元41年,匈奴、鲜卑和赤山乌桓联合屡次进入边塞杀抢官民。光武帝因祭肜有才能,拜任为辽东太守。他到任后就厉兵秣马,广设探哨,每次敌人侵犯,常身先士卒,击退敌军。抚慰夷狄讲恩惠信用,夷狄都畏惧并且爱戴他,所以得到他们的全力帮助。当初,赤山乌桓屡次侵犯上谷,对边疆构成危害,朝廷下诏书设立悬赏,严令州郡采取行动,但无法禁止。祭肜于是鼓励偏何,派他们前往讨伐乌桓人。公元45年,大败鲜卑军。公元49年,派使者招抚鲜卑,鲜卑渐渐恢复归顺。满离、高句骊等异族陆续归降,从此匈奴衰弱,边疆再无外敌入侵。公元58年,祭肜鼓励鲜卑大都护偏何,破赤山乌桓,斩杀其头领,诸夷震惊恐惧,祭肜从此名震塞外,西从武威,东到玄菟及乐浪,胡夷都来归顺,野外再无战乱。于是东汉朝廷将屯驻边境的军队全部撤走。
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二月,祭肜以太仆身份率领一万多骑兵和南单于左贤王信攻打北匈奴,约定到达涿邪山。信当初和祭肜有仇,走出高阙塞九百多里,见到一座小山,就谎称说是涿邪山。祭肜到后不见敌人而回,被判逗留畏敌投入监狱免官。祭肜性格深沉刚毅内心持重,自己很遗憾被骗没有立功,出狱几天,吐血而死。祭肜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祭逢上疏陈述父亲的遗言。汉明帝一向很器重祭肜,正打算重新任用他,听说他死很吃惊,召见祭逢询问祭肜病情,慨叹了好长时间。乌桓、鲜卑思念祭肜不止,每次到京城朝拜贺年,经常路过他的坟上拜祭,仰头朝天大哭一场才离开。辽东官民为他建庙立祠,四季祭祀他。
统帅 A-
(祭肜武节刚方,动用安重,虽条侯、穰苴之伦,不能过也。在辽东励兵马,广斥候,塞外震慑。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
武力 A+
(祭肜有勇力,能贯三百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前锋,数破走之。)
军谋 A-
(祭肜分化夷狄,御侮折冲,足方驾于颇、牧矣。)
智略 A
(祭肜有权略,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乃使招呼鲜卑,示以财利。其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肜慰纳赏赐,稍复亲附。其异种满离、高句骊之属,遂骆驿款塞,上貂裘好马,帝辄倍其赏赐。其后偏何邑落诸豪并归义,愿自效。肜曰:“审欲立功,当归击匈奴,斩送头首乃信耳。”偏何等皆仰天指心曰:“必自效!”即击匈奴左伊秩訾部,斩首二千余级,持头诣郡。其后岁岁相攻,辄送首级受赏赐。)
内政 A+
(祭肜视事五岁,县无盗贼,课为第一,迁襄贲令。时,天下郡国尚未悉平,襄贲盗贼白日公行。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政清。后临守偏海,政移犷俗,徼人请符以立信,胡貊数级于效下。自是匈奴衰弱,边无寇警,鲜卑、乌桓并入朝贡。)
魅力 S
(祭肜为人质厚重毅,体貌绝众。早孤,以至孝见称。后守边,抚夷狄以恩信,皆畏而爱之,故得其死力。肜之威声,畅于北方,西自武威,东尽玄菟及乐浪,胡夷皆来内附,野无风尘。及卒,乌桓、鲜卑追思肜无已,每朝贺京师,常过冢拜谒,仰天号泣乃去。辽东吏人为立祠,四时奉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