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痞证的形成与病机,仲景指出是由于误下之后,邪气内陷,与无形之气相结,阻塞气机

2022-02-25 10:31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关于痞证的形成与病机,仲景指出是由于误下之后,邪气内陷,与无形之气相结,阻塞气机,痞塞于心下而成。在《伤寒论》太阳篇149条中曰:“伤寒五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本条叙及半夏泻心汤证的形成,在于少阳证误用下法,损伤了脾胃之气,少阳邪热乘虚内犯,以致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而成,表现为“但满而不痛”,可与半夏泻心汤治疗此外,还在151条中有如下描述,“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是由于表证误下,邪气内陷可以致痞。在158条中,指出“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此为误治之后,脾胃虚弱,食谷不化,食积内停而致痞;在157条中,指出“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此为脾胃不和,水饮内停,与食滞互结而为痞。上述三种痞证均属寒热错杂痞,分别宜使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治之。

关于痞证的形成与病机,仲景指出是由于误下之后,邪气内陷,与无形之气相结,阻塞气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