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操】如何旅游,旅游里的社会性VOL.04

2023-06-11 01:58 作者:星星的孩子在努力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暑假快到了,有家长想带咱们孩子去旅游,对提升孩子认知、语言、自我意识、工具性社交、高级情感、规则性、社会融入度、动机提升、智力和思维提升,都非常有好处。

    下面咱们聊一聊旅游里的社会性,如何操作。

    这篇文章特别感谢锦希妈妈的邀请和推广,咱们共同学习社会性康复理论。

    一、量力而行

    外出旅游时间长,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取目的地和出行方式,一次体验良好的出游,孩子会得到正反馈,提升动机。反之得到负反馈,减弱动机。

    选自由行

    不要跟团,咱们需要慢下来,让孩子仔细感知生活,仔细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时候孩子有动机,需要慢慢教慢慢想,跟团节奏太快,不适合。

    根据情况选目的地,不要太累

    如果以前较少出去,规则性差,情绪容易失控,甚至连跟随都是问题,宜选择近一点的。功能好可以去远点,复杂点的。都尽量不要太累。

    选公共交通,宜选火车,不宜自驾游

    自驾游对孩子能力提升有限,而公共交通会有大量的规则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宜选择火车出行。火车很自由,可以在火车上自由走动,路上的风景也别有趣味。而功能好的孩子可以坐大巴和飞机,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途中的窗外风景,也是很好的体验。但飞机这种封闭空间,不能大声喧哗,要安坐数小时,如果孩子功能不足,容易失控,得到不良体验。

    二、动机先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机是谱系孩子教育的起点,如果没有动机,只是被迫参与活动,不但难以进行教育,路上会出现各种异常行为和情绪问题,家长累,孩子苦,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让孩子自己选目的地和出行方式

    咱们家长要先根据孩子情况,选取几个备选目的地,然后和孩子商量,“我和老公准备出去旅游啦,你想不想去呀”,并询问孩子想去哪,比如海边、森林、城市、文化景点、美食节、夜市。

    这里注意咱们旅游的目的,是提升孩子功能、体验生活,不一定要选景点,有时候去另外一个城市,逛夜市,吃吃喝喝,孩子都会很开心。

    出行方式是坐火车还是飞机,给予一些火车和飞机的绘本、图片、视频等等,并说明飞机在途中不能随便走动和大声喧哗,你能做到吗。

    孩子自己选择的目的地和出行方式,他的动机很足,路上进行教育和异常行为干预,都会更容易得到孩子配合。

    随时停下

    路上孩子对某事、某人感兴趣,马上停下来,慢慢讲解,仔细感知。如果动机没抓住,不仅错失教育机会,还可能减弱孩子动机。

    三、和孩子一起做准备

    定好目的地,就可以和孩子订时间计划、一起订票、订酒店、收拾物品。讨论的过程中,跟随着动机,都有着大量的教育和功能提升,在生活中训练,训练中生活。

    时间计划

    什么时候出游,涉及天气预报、兴趣班、机构时间、爸爸妈妈请假工作安排、能否请假,身体状况等等。

    记得让孩子多去思考,转述,询问,当然功能差点的就以认知为主。

    比如天气预报,功能好的孩子,可以直接抛出问题,那天会不会下雨呢,如果下雨就不好玩了。让孩子思考,那怎么办呢,我们想想办法,我觉得可以查天气预报,最终选择,获得正反馈,这样孩子越来越倾向于去思考、解决问题。功能差的孩子就以认知为主,我们查查天气预报,看看那天的天气吧,预报说天气很好,那就定这天吧。

    订票、订酒店

    功能好的孩子可以参与手机操作。功能差点的,只需要知道是在手机上订的,不需要参加具体操作,但要体验好不好抢票,酒店是如何选取的,酒店价钱、设施、和景点的距离,性价比的意思,网上的评价,孩子的喜好,我喜欢哪个。

    准备物品

    可以用图片、清单形式,也可以说教形式,只要孩子能配合、有效果就可以。最重要是让孩子思考,比如“咱们准备物品啦,到时路上需要喝水,咱们需要带什么呀”孩子说,“水杯”。“哇,是耶,你真的很会思考,我们去拿水杯吧”。

    清单有如下,身份证(安检、坐车)、手机、充电器、公交卡、水杯、食物、换洗衣物、毛巾牙刷、拉肚子药、孩子自己的行李箱和小背包等等。

    四、过程教育

    提前准备教育内容和说辞

    选了目的地,订了车票、门票、酒店,收拾了物品,家长要提前准备好要教育的内容和说辞、或打印好视觉提示。

    出行前几天,可以每天和孩子分享心情,比如“下周三、15号咱们就要出发啦,还有5天,我超级期待,希望不要下雨”,可以让孩子体验期待这种高级情感。提醒孩子好好吃饭、喝水、保护好健康,才能快乐出行。

    保管好自己的行李箱和随身物品,特别是身份证,如果丢了无法继续出行,途中提醒孩子;

    到了火车站,如何根据标识通过安检、找到候车室,安检的规则和禁忌;

    通过标识找到厕所,注意下不要带异性孩子去不合适的厕所,如妈妈单独带儿子,不要带儿子去女厕所,对自我意识和将来青春期的异性规则非常不利,可以尽量选择无障碍卫生间,或者找工作人员帮忙,悄悄跟他说,孩子发育有些迟缓,麻烦您了;

    如何通过标识知道是否检票上车,检票要排队,慢慢来,不用急;

    咱们订了哪趟列车,怎么找到咱们的车厢和座位,怎么放行李,如果搬不上去怎么求助。

    分享心情,出发啦!北京,我们来啦!跟家人通报情况。

    解决车上的午餐、晚餐,分享零食,观察乘客们是否安坐,我们也要去模仿。列车员检票、要不要买列车上吃的东西,价格和外面的相比如何,过一会可能会降价,咱们看看等会买。

    到了另外城市,分享心情,到了北京啦,哈哈哈,太高兴啦!跟家人通报情况。

    如何坐公交、的士前往酒店,可以查导航、问工作人员。看看不同城市的公交和的士有什么不一样。

    到了酒店,如何办理入住,如何找到自己的房间,放置行李,休息一会。

    酒店和家里有什么区别?

    分享心情和意见,这家酒店怎么样,感觉好舒服呀。跟家里人通报情况。

    出去玩,着重在规则、关系、景点体验和心情分享,带着孩子细细品味,至于逛了几个景点是其次的。

    返程如上。

    五、随机事件

    路上难免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家长一定要稳定情绪,带着孩子解决问题

如安检发现禁止携带的物品,怎么办。别人坐错座位,怎么办,对方不同意怎么求助。某个随身物品丢失,怎么报警。

    遇到异常行为进行干预,有时候受到别人的斥责也是好事情。

    六、事后复盘

    路上要每个阶段大量拍照,事后可以跟孩子一起观看、分享,进行复盘。异常行为的解决要尽量在事后尽快复盘

    最后呢,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知道不同地方有生活习惯的差异,语言的差异,对孩子认知、语言、换位思考、减轻自我中心化等有好处;

    感知各种人群之间的关系和“我”的关系,比如列车检票员和乘客、景点导游和游客、酒店服务员和客人、餐厅和顾客,对孩子思维能力、工具性社交、社会融入度等有好处;

    感知和遵守各种规则,坐公交、火车、飞机、旅游大巴的规则,景区的规则,酒店的规则,对提升孩子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思维能力有好处;

    孩子和爸爸妈妈在路上会有期待、快乐、挫折、劳累、自由、想家等等情感,对孩子心智解读、高级情感、亲子关系提升等有好处;

    同时在旅游中可能遇到各种随机事件,带着孩子解决这些问题,对孩子思维能力、情绪调控、智力提升、改善异常行为等有好处。

    以上能力在机构需要花大价钱,创设动机,创设情景来学习吗?不需要的,在生活里,在快乐中,就可以提升,提升孩子动机,发掘生活里的智慧、乐趣和情感。

    在生活中训练,在训练中生活,行动起来吧。如果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疑惑,可以联系我,一起探讨。

【实操】如何旅游,旅游里的社会性VOL.0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