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忘记了,他已不是当年的屠龙少年,而他本身已经是属一条巨龙
近日,某集团延缓A、H上市,在金融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让我们看到一条巨龙的存在,它再也不是当年的屠龙少年。小马在时代及人们召唤下,一路披荆斩棘开辟今天的巨大市场。
十多年后,小马摇身一变成为了今天的老马,老马确实是为数不多对社会有责任感,并敢说真话的企业家。正因此,在外滩金融论坛上老马才大放厥词,也惊醒了有关部门;叫停蚂蚁上树的举动,这是对国家及人民都有重大的意义,绝对值得点赞。

从我对老马的了解,我感觉老马绝对不是有准备的故意行为。每一个人都有知识及认知的限制,给有心人带歪了也很正常。老马是一个企业家也是一个商人,发声从自身企业利益出发是合情合理的。但老马并没有意识到,今天的老马已不是当年的小马,环境也不是当年的环境,成为此次翻车的主因,老马也因他的言论被天下人唾骂。
今年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咱们刚从疫情缓过来;无论内在或外在的环境都极为不确定性和复杂,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稳是大家所盼望的,在此时放炮是极为不合适的。蚂蚁上树后能吃到果子,而且可以随意挑选;成为大街小巷茶余饭后的话题,蚂蚁将会创造多少财富神话,成就多少千万富豪的时候;大家把6亿月收入在1000块左左的底层人民忘了,还有那些在因为过度透支未来,深陷各种网络贷款而无力偿还的年轻人。

老马把年轻人看得很节制,对蚂蚁的大数据很自信;但事实上,远不是这样子的,数据会失真,数据更不能说明一切。(量变会产生质变)现在所有商家都把点放大,把消费者的眼光彻底聚焦一个点上;完全忽略面的存在,形成过度的消费。老百姓正苦于年轻人盲目地“左手借贷、右手应节”的刺激消费中,而蚂蚁是完全无法感觉到老百姓苦和怨,因为它根本不会在蚂蚁的数据上体现。所以蚂蚁和其它商家一样“左手放贷、右手造节”,都只是为了更好的数据,更出众的业绩报告。
不可否认,蚂蚁有很多的科技创新,相比传统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服务,但是将巨量的人民财产,捆绑在一家金融科技企业之上,而它还希望进一步游离于监管之外,那绝对不行,哪怕是蚂蚁或者企鹅都是不行。一只如此庞大体量的资本巨兽,不受监管已经是金融系统最大的风险。正如我前天的文章《马云给算计了,空头资本虎视眈眈,蚂蚁差点捅出一个国际大篓子》,一旦蚂蚁出问题,老百姓的钱找谁要?虽然这不是老马的本意,但这却是因他而起。大家要忘了,前几年疯狂洗劫全国人民财富的P2P带来的伤害。

老马的自信确实让人敬佩,但它忘了蚂蚁在前,资本的饿狼在后;只要蚂蚁稍有漏洞就会万劫不复,所以才有四大名捕竭力阻拦,这也包括了外汇管理局。
蚂蚁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成为整件事情的核心;在大多数的金融学者来看,蚂蚁就是一家金融公司。但蚂蚁一再强调自己的科技属性,连名字都从“蚂蚁金服”改成“蚂蚁集团”。有两个深层的原因。
1、上市估值方面的考虑
在融资市场上,科技行业的市盈率可是银行的10倍以上;相同的净利润,科技企业比金融企业估值能高十倍。因为科技公司存在极大的可能性,而金融企业只能保持相对稳定。打个比方,金融企业就象一个退休的老人,他可以每个月有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这都是来自于他前期的投入。而科技公司就象一个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他有可能做高管、做老板等等,他的收入正常的情况下都会不断地提高,所以投者更乐意给更高的估值。

2、蚂蚁自身出自于阿里,认为自己的技术底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单纯的金融机构,而是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即金融(Finance)与科技(Technology)的混合体。
蚂蚁是在做生态,中信证券此前一份关于蚂蚁的报告中,曾将其模式描述为:折叠式生态。
报告把蚂蚁的生态分为了四层架构:
1、以支付宝为载体的超级入口:移动支付。
2、消费信贷、理财、保险等产品平台。
3、包括信用体系和风控体系在内的支持系统。
4、云计算、大数据、AI、区块链、 IoT 等基础设施。
从以上四点来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对标蚂蚁的模式,这也是蚂蚁坚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以及老马敢放炮的底气。
但事实上,无论蚂蚁的生态设计得多么复杂,有多少层的包装,本质都没有改变,蚂蚁就是一家放贷款的公司,贷款业务是它的收入主要来源,所有科技包装都只是为服务这一个点。

又想放贷又想不受监管, 这怎以可能。
蚂蚁上树,是一场资本的饕餮盛宴,背后有一大群受益者,最顶级的金融机构、老马的朋友圈,还有跟随者,就算老马不想上,都会给后面的人推着上,因为上树后就是财富的狂欢。因此蚂蚁忘掉了,它背负着的是人民的财产和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蚂蚁已经长大了,已经不是当年勇斗银行、为人民提供便利的屠龙少年,今时今日,蚂蚁本身已经是一条巨龙;它动一个指头就会翻起巨浪,它伸一个懒腰就引起一个巨大的海啸。蚂蚁自身不但要自制,更需要监管。如果有一天这条巨龙生病或给外力戳伤、戳痛;当它再也无法自控的时候,将是一个灾难。
蚂蚁被叫停上市前公布的发行价:A股68.8元和香港H股80.00港元计算,其总市值将达到2.1万亿。在A股的认购金额超19.05万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国2019年全年GDP总量的五分之一,港股认购金额港币1.3万亿元,折合约1700亿美元,抽掉了全球资本市场3.02万亿美金,超过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

如此巨大的体量,蚂蚁的存在已经不能只为自己的理想和欲望阶段了,如果是这样了,将会把自己变成一条恶龙,活活生生把自己变成当年屠杀对象。
蚂蚁饱受诟病的风险之一,就是它的ABS。
原重庆市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谈到蚂蚁的借呗和花呗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钱从哪来?先银行贷款,再发ABS。花呗、借呗30多亿资本金搞到了3000多亿,放大了100倍。
他的30多亿,1比2点几放贷,银行给了他五六十亿贷款,形成了90亿左右。
然后他去资本市场上搞ABS的时候,因为我们常规资本市场发ABS没有规定循环多少遍的约定。常规的一个小金融机构,如果放10个亿贷款,去发10个亿ABS再放出去可能要一年,它循环三四次已经两三年过去了,原来第一轮的资产早就收回了。
但在互联网上,你只要有90亿资金进来,三天就发光了。发光又形成90亿贷款,再继续发ABS,马云90亿发了40次,形成了3600亿。

所以当时还出现一个争论,央行说这个不行,太高,央银行当然是正确的。
发贷银行说我没错,我1比2点几。
证监会当时也参与一起研究,发现蚂蚁也确实没有违反全世界证券市场发ABS的规定。因为从来没有说过发多少遍,后来大家一商量,那就发5次。
老马的“两呗”都是他在重庆的资本,从30多亿放大到100多、200亿,用200多亿在银行贷款五六百亿,然后再放个四五遍ABS,就可以形成几千亿。
于是,老马的30亿,最终就能合法地滚成3000亿。
然而,程序合法,就意味着没有风险吗?当然不是!

金融是需要创新,但最不能盲目创新和强行创新的就是金融行业,美国的金融创新,导致了实体的彻底空心化,引发了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前,美国放贷条件空前宽松,很多实际上根本没有偿还能力的年轻人都可以零首付购房。
然后银行再通过金融手段将风险层层转嫁,最终做成各种理财产品卖到了广大群众手中,这跟今天某些网贷公司诱导年轻人过度消费、透支未来何其相似?但今天的蚂蚁要比当年高盛大多了,它的影响将超过我们的想象。
一旦经济发生波动或社会遭遇突发事件(比如今年的疫情),整个系统都将崩溃,最终倒霉的是还不上贷款的屌丝们,和购买了理财产品的广大群众,你去找银行、找政府、找保险公司都白搭,因为这一切本身就是个泡沫。
消费本身没有错,政府也在提倡,但绝不能形成“整体消费没有被拉动,而那些手里实际上根本没有存款的年轻人群体,却通过各种网络贷款去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的现象。”

如今好多年轻人在各种购物街的所谓狂欢当中,已经彻底迷失自我,一味闭着眼睛买买买,完全不计算自己的实际偿还能力,过度冲动消费,还造成大量浪费。
有的女孩儿,口红一买上百只,有的男孩,鞋子一买一面墙,最后还不上贷款,导致了各种悲剧和极端行为,甚至为此丢了年轻的性命。
年轻人,就应该好好学习、读书、工作、奋斗、或者艰苦创业,一分存款没有,闭着眼睛买买买,买个毛?
没有任何风险储备金,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孩子或父母生病了怎么办?
前几个月当得知美国人大部分拿不出400美金存款的时候,好多国人还表示震惊,但今天国内的年轻人,不但好多是月光族,更是负二代,还远不如美国同龄人群体呢。
都到这个份上了,作为金融科技企业中的龙头,还在那里闭着眼睛怼监管、一味要求自由,何其危险!

万幸的是,11月3日,上交所于发布了暂缓蚂蚁上市的决定。
将一家规模如此庞大的公司在已经进行申购的情况下紧急延缓上市,这在中国尚是首次,需要多大的魄力和行动力。不但避免了巨大的风险,更把蚂蚁从歧途中拉回来,另一方面也拯救了老马。和当年小马哥的Q币一样,停止不是一件坏事,更是一种社会的责任。何况蚂蚁一直享受着,超国企的待遇;更应该回报于社会,而不是满足一个小圈子的欲望。老马一直有这样的胸怀,持之以恒是人民的福气。

-----------------------数据引用良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