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深邃排涝工程开工
近日,由中国电建勘测设计的
浙江杭州城西南排工程正式开工
作为我国首个深隧排涝工程中国电建发挥“水”的核心优势因地施策首次提出“涌潮重塑”理念为河网铺就生态底色
保障杭州防洪排涝安全
解决区域“看海”的“老大难”问题
11月2日,由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勘测设计的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以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国内首个实施的深隧排涝项目,也是国内排涝规模最大、洞径最大和埋深最大的深层隧洞排水系统工程。
▲开工现场
由于地处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杭州城西区域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年面临“上游来水急、中间地势低、下游排不快”的困境。每到汛期,城西区域排水不畅,极易积水成涝。
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保障杭城防洪排涝安全,改善杭州城西区域河网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建团队综合考虑现有的地铁等基础设施和经济、地质、运维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在水平面以下55米深处,利用国内最大直径的双护盾硬岩隧洞掘进机施工技术建设排涝隧洞。
▲总平面图
该工程总体呈“Y”型布局,从杭州城西直达钱塘江九溪段,包括南北线和西线两部分,总长约29公里。工程设计排涝规模为250立方米/秒,相当于15个小时抽干整个西湖的水,紧急情况下最高流量可提升至300立方米/秒,将杭州城西区域洪水排至钱塘江,解决内涝的“老大难”问题。工程直接惠及人口近100万,直接受益面积约213平方公里,城西防洪排涝标准将由现在的不足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城西南排工程排涝示意图
利好还不止于此。为减少工程出水口布置对钱塘江涌潮的影响,项目团队在国内强涌潮河口治理中首次提出了“涌潮重塑”理念,使其继续保留原有涌潮景观的原始性。同时,通过反向配水从钱塘江自流引水至城西河网,显著改善城西河网水生态环境。(中国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