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史、追思,兼怀往者

2023-01-24 02:23 作者:wangwang小屋  | 我要投稿

读历史,尤其是当代史,特别让人感到扫兴。
你会看到他们像你一样年轻,意气风发、挥扬风采;看到他们那样站着、那样眉头紧锁、那样笑着。
结果突然就倒了,突然就碎了,突然就变了,入狱者入狱,死去者死去。
转眼就是一二十年过去了,转眼就是一个你以往以为还算熟悉的时代,转眼就已经老去的他们那样无声无息地融入潮流。
一转眼,曾经怒目相向的已握手言和,曾经甚嚣尘上的已无人念起。逝去者还未等来为其扫墓者,活下来的又已纷纷化作枯骨。

可即使睹见了这一切,我还正年轻啊。关掉所有资料,眼前只有屏幕的荧光,又仿佛他们根本没有来过,一时陷入迷茫。因此特别扫兴。

因为重新下回了抖音,大半夜的,读完历史心情郁郁,脑海中响起了在那听到的沙一汀的梦到你,想完完整整地听一遍到底唱的是什么。
听完前半段,倒是对说唱大为改观,反复去听“菀菀类卿”那几句。
大半夜的,心情郁郁,确实令人恍惚。
我还搞写歌、搞创作的时候,“脚尖踮起”、“雨”、“眼睛”、“伞”是用惯了的意象。围绕着她写了那么多东西,其实最终记得的只是自己。而这些久违的意象从他人口中说出,再与她联系起来,陌生、熟悉,旧情绪还不待忆起,霎时便凝练成时间、空间上的隔阂。
作为创作者,自己也清楚,词与历史相同,很多东西表达出来只是因为一瞬灵感的闪现,背后没有更多的深意,人们也多仅关注到只言片语,并不值得作什么解读,当什么理解,也不需要全篇对应,奈何后来者多思多想,自寻烦恼。
结果过了这几句,又回到我对说唱的刻板印象上了——对景观和符号的崇拜。这是我向来所鄙视的。只觉得描述的场景荒唐,自己的行为不经。
紧接便是“卡迪拉克”和“玫瑰”,于是知道这首曲子终究流于俗套,不愿再评。

抛开文艺理论批判和一切于彼于己沉重的话题,这首歌其实写得不错。

读史、追思,兼怀往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