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敬武公主

2023-07-10 19:57 作者:微不足道的阿卡林  | 我要投稿

汉宣帝有五个儿子、二个女儿。我主要介绍汉宣帝的二个女儿。他的大女儿馆陶公主刘施,贤良淑德,母亲是深受宠爱的华婕妤,于是把刘施嫁给了贤德的丞相之子——官至御史大夫的西平侯于永。可能是早逝,又或者是低调,刘施在史书的存在感很低。 而汉宣帝的二女儿敬武公主就相当有存在感。敬武公主初嫁车骑将军张安世曾孙、富平侯张临为妻,生子张放。为什么汉宣帝把二女儿嫁给张临呢?原来张临的祖先张安世、张贺兄弟对汉宣帝有恩。 汉宣帝在登基之前只是一个被收养在掖庭、无职无爵的宗室子弟,这样的环境一不留意就会养歪。但是,汉宣帝却很幸运地得到很多人的庇佑。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当时的掌管掖庭的掖庭令张贺。 张贺是汉宣帝祖父卫太子宾客。巫蛊之祸与卫太子相关者皆被下令处死。张贺的弟弟张安世上书为哥哥求情,因此张贺得以被赦免,但被处以宫刑。 张贺伤怀卫太子之冤,哀刘病已孤苦,因此对他尽心照顾。等刘病已到了读书的年龄,张贺亲自担任刘病已的启蒙教师,教授刘病已读书认字。刘病已平日所需的额外费用皆由张贺承担。 等到刘病已十几岁,张贺发现下属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相貌不错,且年龄与刘病已相当,于是就为刘病已聘下了许平君。许广汉是暴室啬夫(暴室是宫廷内的织作之所,啬夫是暴室属官),曾因过失被处以宫刑。刘病已与许平君婚后,两人感情和谐,不久许平君为刘病已生下一子,即后来的汉元帝。而刘病已有了许家的财力支持,得以游侠三辅,并拜当时著名学者东海澓中翁为师学习《诗》学。刘病已的这一切,都与张贺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有关。但张贺在汉宣帝登基前就不幸病逝。 元平元年(前74年),车骑将军张安世、后将军赵充国参与霍光等人的决策,废黜昌邑王刘贺,拥立刘病已为帝,即汉宣帝。宣帝登基后,为了方便百姓避讳,改名为刘洵。他册封赵充国为营平侯,追封张贺为侯,为他设置二百人家守墓。 因为张贺儿子早逝,所以收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为养子。张贺的儿子去世很早,张彭祖幼年时又曾与汉宣帝一起读书,所以汉宣帝打算封张彭祖为侯,先赐他为关内侯。 随后汉宣帝即下诏改封张彭祖为阳都侯,续张贺后,赐张贺为阳都哀侯。 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汉宣帝对待张贺,大概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于是他决定把二女儿敬武公主嫁给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张安世的曾孙——富平侯张临为妻。 张临与敬武公主婚后生子张放。不幸的是,张临在儿子出生后就病逝了,年幼的张放继承了富平侯爵位。 张临死后,敬武公主再嫁名将赵充国之孙、营平侯赵钦。但是,赵钦比张临更不幸,因为他没有留下子嗣就病逝了。赵钦没有子嗣,就意味着赵充国留给子孙的爵位也要被革除了。可能是不忍丈夫赵钦无人祭祀,敬武公主便教赵钦的一位习良人假称有孕,把别家的孩子冒充习良人的儿子。 你说为什么她自己不假装有孕,我是这样认为的,她毕竟是公主,人人关注,事情被拆穿的概率大太多了。如果是赵钦的美人有孕,只要她以美人要保胎为名,让她远离旁人,事情被拆穿概率降低很多。同时,如果让这个男孩作为敬武公主自己的孩子出生,这个孩子有可能会作为公主之子的身份抢夺敬武公主亲生儿子张放的政治资源。敬武公主为这个男孩取名为赵岑,让他继承了营平侯的爵位,负责祭祀赵充国这一脉的祭祀。至于习良人为了自己余生能够有赵岑这位营平侯供养,也会好好配合敬武公主的这一个计划。 你可能会好奇,敬武公主做这些事情应该很隐秘。那么为什么史书会知道,这位赵岑不是赵钦的亲子呢?因为是赵岑的亲生父母捅出去的。原来,等到赵岑长大后,其生身父母向赵岑索取钱财,赵岑肯定觉得这两个人是在骗人,于是断然拒绝。而且习良人肯定不会告诉他身世,而且习良人也不觉得这两个平民百姓有什么证据证明赵岑不是赵钦亲生儿子。但是不料,见捞不到什么好处的两位老人不忿地向朝廷揭露赵岑身世,可能还提供什么关键证据,总之朝廷采信这两人的说法,免除了赵岑的爵位,营平侯国被废除。 等到后来汉平帝元始年间,王莽掌权,为了拉拢人心,也可能是单纯钦佩战功显赫的赵充国,王莽重新封赵充国另一位曾孙赵伋为营平侯。 汉书没有记载这位习良人与赵岑的下场,但想来赵岑发生这一切后,想必心态爆炸,一夜之间从侯爷变为罪人,他又该如何与视若母亲的习良人相处。习良人也失去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想必终日生活在他人非议之下。 而这一起假冒侯爷案件的另一位参与者敬武公主在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在自己侄子汉成帝刘骜的安排下,成为丞相高阳侯薛宣的续妻,薛宣与过世的妻子有一个儿子叫薛况,与敬武公主的关系很好。 大家有没有好奇过汉成帝为什么对敬武公主那么好呢?有人可能会回答,因为敬武公主是汉成帝的姑姑。呃,对,也不全对。汉成帝对敬武公主好,除了因为她是自己姑母,也是因为敬武公主是自己情人张放的母亲。 对,就是敬武公主与第一任丈夫的儿子——富平侯张放。 张放因为少年殊丽,性开敏,得到汉成帝刘骜的宠爱。刘骜对张放宠爱殊绝,还让他迎娶自己妻子许皇后的侄女为妻,婚后,张放有一个儿子,名叫张纯。 我们不知道敬武公主对自己儿子张放成为侄子刘骜的男宠会是什么反应,但是刘骜对张放非常慷慨,对张放的赏赐就达到数千万钱。而且刘骜对张放的宠爱不是一时,而是好几年。 于是,刘骜母亲王政君的娘家人害怕张放威胁王家外戚的利益,于是疯狂给汉成帝施压,让汉成帝把张放外放出中央。王政君也担心刘骜的子嗣稀少问题,于是也给汉成帝施压。再加上张放自己也骄蹇纵恣、奢淫不制,频繁地违法犯罪,所以朝臣也加入拆散汉成帝与张放这一对情人。最终,汉成帝不堪重压,就只把张放外放到地方。 张放只有在自己母亲敬武公主生病的时候,才允许返回长安照顾自己的母亲。作为补偿,汉成帝让张放在外历任北地都尉、天水都尉、河东都尉,累迁侍中、光禄大夫,赐钱五百万。 但是对于敬武公主来说,亲子再大的官职也无法弥补她无法与自己亲子张放团聚的抑郁心情。 更何况,此时丈夫薛宣的事业也不景气,永始元年(前16年),薛宣因为镇压广汉郡盗贼和办理汉成帝养祖母邛成太后丧礼不力,所以被汉成帝罢免丞相职位,收回高阳侯爵位。 后来,薛宣又被汉成帝恢复了高阳侯的爵位,加给事中,掌管尚书事。薛宣又任政数年,在此期间,薛宣的后母病死,薛宣的弟弟薛修去官守孝。薛宣不愿放弃前程守孝三年,兄弟间意见不同,薛修守孝三年,从此兄弟不和。这也为薛宣后来的结局埋下伏笔。 后来,薛宣因好友定陵侯淳于长与汉成帝废后许皇后的事情连累,被免官回家。此时,敬武公主夫妻风光不似往日。 雪上加霜的是,汉成帝丞相舅舅王家人仍然看不惯张放身居高位,逼汉成帝免除张放的官职,流放到富平县。 可能也是因为儿子张放在王政君家族的干扰下,被迫外放,所以敬武公主对王政君也心生不满。殊不知,这份不满的心情让敬武公主做出了足以让自己致死的选择。 公元前7年,44岁的汉成帝死后,张放也思慕哭泣而死。 唉,此时的敬武公主大概是五十到六十岁左右,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一送就送两个,一个是儿子,一个是侄子。 此时,随着无子的汉成帝去世,汉成帝的养子兼侄子刘欣即位,后世称为汉哀帝。 汉哀帝即位后,打压王政君的娘家人,尤其是王莽受到严重打击,重用自己亲生祖母傅王太后的娘家人与自己的亲信。汉哀帝与敬武公主没有什么接触,因此对敬武公主夫妻更无情分。 可能是感激汉哀帝帮她打压王家人替儿子张放出气,也可能是为了抱汉哀帝大腿,敬武公主选择依附已经显贵的汉哀帝母亲丁氏家族、祖母傅氏家族,远离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王氏家族。 但是,汉哀帝是没有为难敬武公主夫妻了。不代表别人不会针对薛宣。 博士申咸毁谤薛宣不供养后母,不服丧,骨肉之情淡薄,前因不忠孝免官,不宜恢复列侯在朝。 薛宣之子薛况当时担任右曹侍郎,多次听他说此话,便自作主张地想出来一个馊主意,贿赂杨明,想让杨明伤害申咸之面目,使他不能居官位。恰逢那时司法的司隶缺任,薛况恐申咸任此职,便令杨明隐蔽在宫门外斫伤申咸,砍掉了申咸的鼻唇,申咸身受八创。 这样恶劣的案件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于是有关部门马上立案讨论。 御史中丞众等上奏,既引用法律又引经据典,认为应该重判杨明,判处薛况斩头示众。 廷尉直也引经据典反驳御史中丞,认为申咸听取薛宣弟弟薛修的谗言,诽谤薛宣,所以薛宣的儿子才会激愤指示杨明伤人,两方都有错,所以杨明应该判以受贿杀伤人,薛况与同谋者都因有爵减罪判罚流放边远地方筑城守城。 听到双方那么激烈的争论,汉哀帝也不能决断,于是询问朝堂大臣。 丞相孔光、大师空师丹认为御史中丞的议论是对的,自将军以下到博士议郎都认为廷尉是对的。 不知道在案件审判过程中,敬武公主有没有求情。总之,最后汉哀帝决定执行刑罚较低的那一种罪名。 薛况终于减罪一等,流放到敦煌。薛宣则被儿子牵连免官为庶人,回到家乡山东省郯城县,敬武公主则又被留在了长安。 唉,不知道是不是后悔自己教子无方,不久后,薛宣在家乡病逝。 听到薛宣去世的消息,又一次送走家人的敬武公主悲伤之余,也恳切地上书汉哀帝,希望把薛宣尸体运回,并且附葬在汉成帝的陵墓延陵傍边,得到了汉哀帝同意。 万恶之源——薛宣之子薛况私自从敦煌返回长安,恰逢遇上大赦,加上敬武公主的求情,以及汉哀帝念及他丧父,所以薛况便留在长安。 到头来,这件案件受到伤害最重的除了申咸这个受害者,就是薛宣。反而是薛况这个罪灰祸首安然无恙。 因为薛况与敬武公主关系一直很好,以及敬武公主对薛况有恩,所以两人关系很好,再加上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人住在一起,所以传闻薛况与敬武公主有染,用汉书的话说是“因留与主私乱”。至于是不是真的有染,我就不得而知了。 本来依靠着汉哀帝,敬武公主应该可以安度晚年的。但是,命运对人打击总是接踵而至。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登基仅仅六年、时年二十四岁的刘欣崩于未央宫。太皇太后王政君当机立断,马上威逼利诱刘欣的男宠——绣花枕头的董贤退出政坛,并让王莽复出政坛。不久后,王莽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董宣就与妻子一起自杀。 此时,面对这一巨变,六十岁左右的敬武公主想必是非常恐惧的。毕竟在刘欣在位时,她为了讨好刘欣的母亲祖母,远离了王政君与她娘家人。就算王政君优柔寡断,不会计较这份恩怨。但是,王莽可是一个十足的小心眼,他要是秋后算账,敬武公主又该如何自处呢。 但是,幸运的是,或许是王政君宽宏大量不计较,或者是王莽正在打造贤良人设,又或者是敬武公主毕竟是汉宣帝唯一还在世的子女,无论是王政君还是王莽都没有计较她之前站队刘欣,打压王家。 但是王莽在随后的两年内,王莽先是自称安汉公,敬武公主忍不住指责王莽包藏祸心,但是于事无补,王莽还是成为安汉公,大肆收买人心,制造祥瑞。 王莽还不准平帝之母卫氏和平帝见面。王莽的长子王宇为了避免以后受到迫害,不赞成王莽这么做,但是王莽并没有听从。 知道王莽好鬼神的王宇让大舅哥吕宽半夜用狗血洒在王莽的府邸门口,让王莽能够停止代汉的想法,不料却被人发现。王莽一怒之下,把儿子王宇逮捕入狱用毒酒赐死。王宇的夫人吕焉因为怀孕,被投进监狱,待生下孩子后再杀。吕宽潜逃后不久被捕遭诛杀,并灭三族。 狗血门事件后,王莽以此为理由诬陷诛灭汉平帝母族卫氏外戚,牵连治罪地方上反对自己的豪强。并且王莽以薛况与吕宽相好为由,一起处治薛况,污蔑揭发他参与狗血门的罪行,派使者以太皇太后诏令以薛况与敬武公主淫乱罪名赐敬武公主毒药。敬武公主发怒说:“刘氏孤弱,王莽擅权执政,排挤刘姓宗室,且嫂嫂王政君怎么会披露挑开我的闺门之事而杀掉我呢?”使者逼迫并守着,敬武公主逼于无奈饮药而死,薛况则被斩首于市。 至于敬武公主是否与继子薛况淫乱,是王莽的诬陷,还是确有其事,也只能成为一个未解之谜了。 王莽告诉太皇太后“敬武公主是暴病而死”。 不知道王莽以自己的名义赐死敬武公主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打算亲临丧事,为了不让王政君发现敬武公主死于毒杀,王莽坚持劝阻,于是年迈的王政君也取消参加葬礼的打算。 幸运的是,敬武公主的孙子张纯没有被王莽斩草除根,活了下来。 后来,王莽取代汉朝,建立新朝,成功把天下治理得天下大乱,所以新朝仅仅维持了15年就被推翻,王莽也被五马分尸,头颅被刘秀一家收藏起来警示怀有野心的人。 敬武公主的孙子张纯因为敦谨守约、富有才华,深受汉光武帝器重,成为为数不多可以保留西汉爵位到东汉的人。 敬武公主如果在天有灵,看到这个结果,想必也会十分欣慰吧。

敬武公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