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优势凸出,但选择灵活用工平台时,务必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新零工毫不讳言的说,灵活用工解决方案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完美在哪呢?“高频、刚需、快交付”是一个完美商业模式的标准。
横看纵观,企业用人及用人费用结算绝对是“高频”需求(每月有、月月有);“刚需”体现在是企业都有节税税优需求;“快交付”则体现灵工方案标准化是不需要定制和高难度咨询的。
这就造就它可以快速复制和推广,从商业逻辑角度很完美,也是发展较快的原因。

当然,曾经有很多财税专业人士看不起它(但又既爱既恨)。
恨在于它的立竿见影作用对于“慢周期交付、不按效果付费”的专业咨询方案来说很打击!
爱在于很多时候又不得不用
市场是验证一切的利器,它毕竟被市场验证可行了,而且甚至还要到了一些“名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好坏我们暂且不论哈(成年人看社会的角度不要非此即彼、要多样多元化),毕竟现行税收征管体制下,针对真实灵活用工场景的新经济企业,其确实需要有灵工平台帮助其解决财税合规闭环的方案,目前来看这个方案可以解决其问题。
以往灵活用工平台面临两大风险,一个是补税风险,牵扯到劳务所得和经营所得认定问题;一个是业务虚开风险,关乎底层业务是否真实。
虚开大家都知道,是触及刑法的!
从近三年的案例来看,针对虚开认定,税务越来越审慎,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业务是真实的,但是没有开票能力让外部公司代开(如建安、运输等),最后的判例并没有认定虚开,核心原因还是底层业务真实;
另外还有就是上游开票方如果缴纳过增值税,从很多司法判例来看也不会被认定为虚开;目前来看还是暴力虚开平台虚开被查的案例较多,即注册空壳公司套票后并不实际纳税的公司。
薇娅及一众网络主播补税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到,主播通过“个独”工作室转变收入方式,是认定为“偷逃税款”,不涉及虚开认定。---背后逻辑也有底层有真实业务。

所以灵活用工平台首要最核心的是要做好业务真实性审核、把控降低业务虚开风险,这是生命线。其次要对业务是否属于“经营所得”项目做好判断,否则牵扯到“偷逃税款”连带责任。
未来灵活用工平台发展,一定要将灵工场景撮合、匹配方向走,这样才能介入“业务”、了解“业务”,真正作为“业务链条”一部分,才能真正保证业务真实、完整、可追溯;同时要给人员提供经营技能的培训、经营工具的开发,这样也才会更好的获取“名分”,更名副其实。
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择灵活用工平台时,新零工提醒务必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签订的协议是不是规范,方案是不是合规。
2、平台是不是能够提供合规发票,依法合规纳税。因为整个模式里,用工单位对发票的审核和把控责任更大,也就意味着,用工单位其实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大。
3、能够保证业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且做到证据留痕,业务资料保存。
4、资金管理是否安全,支付路径是否清晰。
5、平台相关资质是否齐全、真实。尤其,是否真的具有委托代征资质。
金税四期+社保入税+大数据之下,企业需思虑周全后再做决定,切勿因贪便宜、少交税等选择了不靠谱的灵活用工平台,给自身经营带来重大税务风险。
而对于整个灵活用工行业而言,企业、平台和灵活就业人员,共同的诉求是选择一个合规、合适的结算平台。这个结算平台能够从资金安全、合规完税、权益保障、高效结算等方面促进灵活用工行业合规发展。

【灵活用工优势凸出,但选择灵活用工平台时,务必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出自新零工灵活用工平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对灵活用一还有疑惑,欢迎留言一起交流探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