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说文解字部首-5】王的世界

2020-11-10 12:23 作者:崇义知行文化馆  | 我要投稿

       文字是什么?文字是古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而古人对于统治者的要求是什么?对于统治者的看法是什么?“王”这个字生动的呈现了古人对于统治者的要求:“让人民活下来。”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对我的这个说法不屑一顾,“王”字就三横加一竖,怎么可能有你说的这个含义。你别不信,这几条直线可不得了,里面包含的东西比你想象的多的多。

        “王”这个字可以拆分成“丨”“三”,“三”字应该如何理解啊?第一横代表天,第二横代表人,第三横代表地。所以“三”字代表天地人。“丨”代表贯彻,通晓明白。王通晓天地人三件事情,能够让人们活下去,是人心所向。那为什么通晓天地人三件事情能够让人们活下去呢?

       首先是天,天代表天文。古人通过观测天空星辰的转动轨道来判断四季时间,节气变化。通过节气变化指导农耕,使得百姓不会延误种植收割的时间。王者上知天文,可以使百姓吃饱饭。

       其次是地。王者下知地理。王者寻找肥沃的土地以及适宜生存的环境,疏通水利,开垦荒地,使得百姓粮食丰收。

禹王像

        最后是人。大家想一想无政府是什么结果?王者的目的是治理国家,使得国家有条理,不是混乱的。有秩序的国家才能不断发展。混乱的国度,没有法律,没有约束,恶在无限膨胀,善在不断压缩,百姓的生命得不到保障。于是上天怜惜百姓,有了王去管理百姓,治理国家,使得每个人安居乐业。

      王并不是来压迫百姓的,而是要使百姓过的越来越好。这样的王才是百姓需要的王。一个能够让百姓过得好的王,天下人都向往,都希望成为他的子民。

        王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三件事情都做到,天下人所信服,所追寻的这个人称为王者。

参考资料汇总:

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凡王之屬皆从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周书·泰誓上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集。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牺牲粢盛,既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厎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従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尚书正义》

[疏]“天佑”至“厥志”○正义曰:已上数纣之罪,此言伐纣之意。上天佑助下民,不欲使之遭害,故命我为之君上,使临政之;为之师保,使教诲之。为人君为人师者,天意如此,不可违天。我今惟其当能佑助上,天宠安四方之民,使民免于患难。今纣暴虐,无君师之道,故今我往伐之。不知伐罪之事,为有罪也?为无罪也?不问有罪无罪,志在必伐,我何敢有远其本志而不伐之?○传“言天”至“教之”○正义曰:众民不能自治,立君以治之。立君治民,乃是天意,言天佑助下民为立君也。治民之谓“君”,教民之谓“师”,君既治之,师又教之,故言“作之君,作之师”,“师”谓君与民为师,非谓别置师也。○传“当能”至“天下”○正义曰:天爱下民,为立君立师者,当能佑助天意,宠安天下,不夺民之财力,不妄非理刑杀,是助天宠爱民也。○传“越远”至“其志”○正义曰:“越”者,逾越超远之义,故为远也。武王伐纣,内实为民除害,外则以臣伐君,故疑其有罪与无罪。“言己志欲为民除害,无问是之与否,不敢远其志”,言己本志欲伐,何敢远本志,舍而不伐也?  “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力钧则有德者胜,德钧则秉义者强。揆度优劣,胜负可见。○度,徒洛反,下注同。

[疏]传“力钧”至“可见”○正义曰:“德”者得也,自得于心。“义”者宜也,动合自宜。但德在于身,故言“有德”;义施于行,故言秉执。武王志在养民,动为除害,有君人之明德,执利民之大义,与纣无者为敌,虽未交兵,揆度优劣,胜负可见。示以必胜之道,令士众勉力而战也。



《史记·历书》 昔自在古,历建正作於孟春。於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鳺先滜。物乃岁具,生於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时鸡三号,卒明。抚十二节,卒于丑。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日归于西,起明於东;月归於东,起明于西。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坏而难成矣。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於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少昚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其後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後,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说文解字部首-5】王的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