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和石田三成


在拜读完《三国配角演义》后,觉得马亲王的脑洞已经开得无以复加的大。他可以将各种各样看似平常的史实连结起来,编成一个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古装好莱坞剧情大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头篇的马谡传,简直就是三国版的基度山复仇记,所有的史实都运用得毫无破绽,即使你明知是虚构的,但却无法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另外马谡传里的内容还可以作为马亲王的另一部三国谍战大作《风起陇西》的补充,建议两部可并在一起看。为免出现剧透,内容就不详细描述了,能把史料拼凑得如此炉火纯青的,至少在国内我还未看到有第二人。
不过小说归小说,史实归史实,历史上的马谡确实因为一个“脑烧”的决定将自己的“初阵”指挥得一塌糊涂,兵败如山倒,失去街亭对整个蜀汉北伐战略所造成的损失足以改变历史,而自己也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下场。看到他我不由得想起大洋彼岸的另一位历史人物——石田三成。此君跟马谡有许多共同点——文官出身,足智多谋,才华横溢,目中无人,没有实战经验,而最后一点则是两位仁兄最大的弱点和痛处,也是政敌长期拿来揶揄和攻击他们的地方。
纸上谈兵之害,早在战国时代已有长平先例,因此后世读史之人均不会轻易对无实战经验的人委以重任。然而“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却偏偏要趟这个浑水,把守卫街亭这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交给马谡。其目的是显而易见,马谡作为诸葛亮的心腹爱将,如无意外将来就是丞相大位的接班人,但缺乏实战战绩无疑会使这位未来的二当家成为跛脚领导,即使霸王硬上弓扶他上去也无法服众,因此,假如关键的街亭一战能打出名堂,马谡的身价自然会飙升百倍。

结果事与愿违,马谡偏偏就把这场仗给玩砸了,损兵折将之余还赔上了整个蜀汉的北伐大计,而一向做事谨慎的诸葛亮也玩砸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场豪赌。相比之下,丰臣秀吉就聪明得多,在小田原征伐战中他做了和诸葛亮相同的事,力排众议让石田三成担任一军之统帅,不过石田军的任务只是去进攻馆林城和忍城。虽然石田三成因刚愎自用,不听劝告采用水攻忍城而导致惨败,但没有对整场战役构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小田原北条氏最终还是被丰臣秀吉消灭了。
由于馆林城和忍城并非战略要点,因此石田三成虽然吃了败仗,但仍不至于要切腹谢罪,可是却因此而丧失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以致于在进入权力的核心时依然被一帮实战经验丰富的武将骑在他的头上。之后在决定天下归属的关原会战中,石田三成因为种种的谋略失误而让德川家康屡占上风,最终在战场上被对方以劣势的兵力杀得大败,自己也落得了被俘处死的下场。

马谡君和石田君两人的遭遇不禁让我想起了宋思明揶揄伽罗瓦时说过的一句话:人啊,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八零九零游戏时光专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ouxihuai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