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月看展攻略, 有影像艺术的春天格外鲜活

2023-04-14 09:22 作者:PI影像展  | 我要投稿

202SPRING


与过去两年相比

这个春天格外鲜活

各种展览带来蓬勃生机


上海

自我:新纪实摄影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荣幸呈现摄影展览“自我:新纪实摄影”,作品来自五位中国青年艺术家——陈荣辉、廖逸君、马海伦、许海峰和张博原。展览通过他们创作的46件作品,带领观众重新思考“纪实摄影”在艺术领域的定义和用法。作为西岸文化艺术季·2023春夏重要展览项目之一,该展览将于2023年4月8日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2023年7月29日。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时间:2023.04.08-2023.07.29


作为替代性艺术实践的自印本

本次展览所呈现和讨论的就是在今天的中国所出现的自印本艺术实践的热潮,也期望通过对于这一艺术现象的讨论,窥探到当代中国的一些文化和社会问题。
自印本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活跃起来的印刷艺术和Zine文化,它的出现得益于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创作者以一己之力也能独立完成。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由创作者主导制作和传播过程、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形态多样的自印本作品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家、设计师及各类文化工作者所经常采用的实践形式。

本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施瀚涛担任策展人,厉致谦担任视觉总监,邀请参展机构/艺术家:桂林公园、香蕉鱼、小龙花、假杂志、51人、真姨书房、复印info、刺纸、木刻波流、无像、一树、btr、3type。

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时间:2023.03.18—2023.05.21  


你和我,保持凝视

本次展览作为昊美术馆(上海)开馆五周年举办的特别展览,精选馆藏作品中包括刘韡、张培力、林天苗、Lee Bul、Carsten Nicolai、Markus Lüpertz在内的20多位国内外艺术家的30余件装置和影像作品。

展览以“同时代的人是紧紧保持对自己时代的凝视”为线索,以“你和我”为名,在展厅中,“你和我”即与空间对话的直接核心,填补了主体与场景的缺席;对世纪悲剧的发生做出反思,于当代事件和过去参考之间取得联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定义时间,将“当下”作为过去与未来的划分点;从社会装置出发,从文化的层面瓦解和反转语言;再认识物质肉体之外的文化表征,对抗碎片化的数字世界;并在数字世界中,转变为无法注销的有机生命形式。

地点:昊美术馆(上海)一楼

时间:2023.02.17-2023.05.28  


乌雷:无量之物

昊美术馆推出乌雷(1943—2020)离世后的首场亚洲机构展览“无量之物”,全面呈现他具有开创性的毕生创作。展览由来梦馨和乌雷基金会总监哈娜·奥斯坦·奥日博尔特共同策划。

“无量之物”由大约70件作品组成,强调乌雷这位宝丽来摄影、身体和行为艺术先驱作品和遗产的多样性,及其实验、不妥协、私密的特质。这次展览是一次穿越乌雷艺术作品与生活的旅程,关注三个不同的时期: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艺术活动、他在1976年至1988年间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合作和他在90年代末的个人创作。 

乌雷与中国有着长期且深厚的关系,他许多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此。这次展览着重呈现他回应这片广袤和伟大的土地,它的风景、文化、宗教和人民的一系列作品。

地点:昊美术馆(上海)二楼

时间:2022.11.13-2023.04.15(展览已延期)



北京

皮肤地形

策展人唐一菲的最新策划:“皮肤地形(Terrain of the Skin)”,展览将围绕六位艺术家蔡宝贤,曹舒怡,黎雨诗,裴彦清,任佳琳,陶伊的近期实践,聚焦她们对生物肉身及其情境的干预和介入,以不同维度的多重虚构批判性地将其与现实分离和解构,呈现出关于个体自身及所处领地(territory)的新的自然意识和文化构想。

在展览语境中,皮肤成为微观的分子集合/生物表皮/社会身份外衣/地理表征,地形成为其宏观投射和意识形态,这些交叉的隐喻也是破坏既有边界进行的神秘勾连、回溯与展望另一种时空历史和亲缘想象。

地点: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 

时间:2023.3.4-2023.4.16


交织的轨迹

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在本次展览聚焦的1945年至1990年间,德国一度解体为“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两个部分,由于文化的同源性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差异性,同样承继着包豪斯学术传统的东西德现代设计,演化出两条错综羁绊的发展路径,同源异轨、殊方同致。

本次展览以“交织的轨迹”为题,300余件展品涵盖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首饰设计和染织工艺等诸多门类甚至设计学科所能涉猎的几乎全部领域,旨在通过特定历史时期造就并留存至今的东西德设计实物,客观呈现德国设计的阶段性发展成果,并揭示在不同文化视角与艺术观念之下催生的东西德设计谱系。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时间:2023.1.10-2023.4.16


凝视与纠缠: 

一场向京与邢丹文的超时空对话

展览由著名雕塑艺术家向京和影像艺术家邢丹文女士,以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和独特的呈现方式,对作品中关于爱与被爱,欲望与纠缠,自由与责任等一系列女性身份问题进行探讨。

向京作品的力量感和投射对象的多元与广泛,和对生命体的存在主义式的思考;以及邢丹文作品中对于都市空间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异化关系的关怀、想象与构建,都使得她俩首先是以独立的观念艺术家的身份受到关注,也使得她们的作品超出了通常的女性主义艺术的范畴。

地点:颂艺术中心

时间:2023.4.2-2023.5.15



深圳

无名地景-王居延个展

王居延在他摄影集 Uncharted+ 的图片中穿插了一些单行引语, 它们都摘自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921年的论文《逻辑哲学》(Tractatus Logico Philosophicus), 并提供了一组哲学论断(或辩论), 这些论断有助于引导我们对其无名地景系列作品的体验:

主体不属于世界,然而它是世界的一个界限。
与此相关的事实是,我们经验中的任何部分都不是先验的。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也可能是别种样子。
我们通常能描述的一切也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没有先验的事物秩序。

地点:See+画廊(深圳)

时间:2023.03.05 - 05.05


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

“‘侯奖’一直致力于推动纪实摄影对中国社会的持续关注,不推崇散漫、碎片的拍摄,拓展纪实视野,鼓励纪实摄影的个性表达,这是‘侯奖’的使命所在,也是越众历史影像馆承接‘侯奖’以来的坚持。

策展人孙粹将该展取名为“对轻量化说不”,“‘轻量化’即:减重增效,提高产能。但在知识生产和文化实践中,却是反向的,因为文化实践有着不可能承受之轻的使命”,这份使命和坚持并不是单一的呈现苦大仇深般的生存之重,而是摄影师的持续实践让观者感受、体悟文化的多元维度和价值。

在数码技术和手机摄影成就了‘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侯奖’这个看似门槛过高、分量略重的项目奖,虽显得格格不入,但却弥足珍贵,在摄影实践方面,它做到了——对轻量化说不。”

地点:越众历史影像馆

时间:2022.12.4——2023.5.31



厦门

中国摄影四十年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跨年大展“中国摄影四十年”重磅开展,呈现近四十位,中国最具代表性摄影家的四百余幅经典摄影艺术作品。

重新考察、揭示“摄影”之于艺术、之于中国、之于世界、之于全人类的影响,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现场与见证、镜头与表达

图像与语言。

地点: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时间:即日起至2023.5.18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艺术装裱是影像艺术展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影像艺术作品提供重要的保护和展示作用。专业的装裱处理,不仅可以保护作品不受损害和腐蚀,让作品更加耐久,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材料,还可以使作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突出作品的艺术性和独特性,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作品所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往期推荐 ·

对话ChatGPT:聊一聊影像艺术作品装裱

框艺分享 | 如何更好输出您的大作

框艺分享 | 艺术装裱不止于画


P&I SH将坚持专业成就价值,发挥整合全产业链海量资源的能力,力求高效、协同、联动,为展商与买家带来卓有成效的行业盛会。

同期举办第39届国际婚纱摄影器材展/2023儿童摄影展/国际婚纱礼服展,拓展婚尚产业链,增强国内国外双循环模式,不断提升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


联 系 我 们

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21-62792828

邮箱:interphoto@siec-ccpit.com

官方网站:www.interphoto.com.cn


四月看展攻略, 有影像艺术的春天格外鲜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