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太神色慌张开房提“特殊”要求, 酒店经理立即报警。她也那个?

2023-06-21 20:20 作者:苏州水煮鱼  | 我要投稿

这是怎么回事?老太太为什么要开房?

近日,浙江平阳,一老太太神色慌张地到酒店开房,工作人员察觉不对劲,立刻报警,民警赶到后,立刻敲开老太太的房门,一对话民警就意识到老太太遭遇了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民警立即对老太太进行劝阻,避免她遭遇经济损失。

她又是如何被骗的?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

老太太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的电话

原来,老太太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的电话,称电话卡涉及诈骗,需要配合调查。对方还发来一张“逮捕证”,上面有老太太的身份信息,还要求她将房产证、银行卡、身份证等财产进行转移,等待下一步处理。

这是一种常见的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手法。诈骗分子利用老人的恐惧和信任心理,通过编造各种虚假的情节和证据,给老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慌,让老人不敢告诉家人或求助他人,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老太太被吓得不敢告诉家人,只好照做

老太太被吓得不敢告诉家人,只好照做。她先将房产证交给了一个陌生人,然后去酒店开房等待下一步指示。

这是诈骗分子的另一个套路。他们会让老人将财产转移给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指定的账户,并让老人去一个隐蔽的地方等待,以防止老人反悔或被发现。

幸好酒店工作人员和民警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这起诈骗事件

“怕老人家被骗了。”

幸好酒店工作人员和民警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这起诈骗事件,否则老太太可能会失去所有的财产。

这是社会正义的力量。酒店工作人员和民警都是有责任心和良心的好人。他们发现了异常情况,立即采取了行动,保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

事后,老太太的女儿特地送锦旗表示感谢,“我妈妈差一点就被骗了,还好你们和酒店的经理发现了异常,不然我妈的养老钱都要保不住了。”

这样的案件并不少见

其实,这样的案件并不少见。今年以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频发、多发。

案例1: 老太太被骗卖掉房产,还欠下巨额债务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的王阿姨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杭州市老年人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有一个“以房养老”的项目,可以让老年人把自己的房子卖给他们,然后每月领取一笔养老金,还可以继续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王阿姨觉得这个项目很合适,她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住在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里,感觉空荡荡的。她想把房子卖了,拿到钱后可以去旅游或者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于是,王阿姨跟着对方去了一个写字楼,签了一份合同。合同上写着,王阿姨的房子卖给了“杭州市老年人福利中心”,每月可以领取5000元养老金,还可以继续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王阿姨没有仔细看合同的内容和条款,也没有找律师或者家人帮忙审查,就轻信地签了字。

没想到,这是一个骗局。王阿姨的房子被以低价卖给了一个不知名的公司,而她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其实是从自己的银行账户里扣除的。³

当王阿姨发现自己被骗时,已经太晚了。她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房产,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案例2:老太太被骗参加低价旅游团,花光所有积蓄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的刘阿姨收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们是“南京市老年人旅游协会”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有一个特别优惠的旅游团,只要998元就可以去云南玩10天。

刘阿姨一直想去云南看看风景,觉得这个价格很便宜,就报了名。

出发前一天,对方又打电话给刘阿姨说,“南京市老年人旅游协会”已经解散了,但是他们已经把旅游团转给了另一家旅行社,“南京市老年人旅游协会”的工作人员也会跟着大家一起去云南。

刘阿姨没有多想,就按照对方说的时间和地点去集合。

到了云南后,刘阿姨发现这个旅游团根本不是正规的旅行社组织的,而是一个专门骗老年人钱财的黑团。

他们每天带着大家去一些不知名的景点,然后强迫大家购买各种高价的土特产、保健品、玉器等,还威胁说不买就不能回去。

刘阿姨不想买,但是又怕被抛弃在外地,只好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回到南京后,刘阿姨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她报了警,但是对方已经消失无踪。

案例3:老太太被骗相亲,损失近百万元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的陈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她的丈夫早年去世,她一个人生活。她的女儿在美国工作,很少回国。

陈阿姨觉得自己还年轻,想找一个伴侣共度晚年。她在网上注册了一个相亲网站,很快就收到了一个男子的信息。

这个男子自称是一名建筑师,叫李某,长相英俊,气质优雅。他对陈阿姨很热情,经常给她发短信、打电话、发视频,还给她寄了一些礼物。

陈阿姨被李某的甜言蜜语打动了,觉得他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李某说他在国外有一个大项目要做,需要一些资金周转,就向陈阿姨借了10万元。陈阿姨觉得这是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就毫不犹豫地汇了钱过去。

没过多久,李某又说他遇到了一些麻烦,需要更多的钱来解决。陈阿姨又陆续汇了钱给他。

就这样,陈阿姨在半年内给李某汇了近百万元。

当陈阿姨想要见见李某时,李某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最后,李某索性不再联系陈阿姨了。

陈阿姨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报了警,但是李某已经销声匿迹了。

(为了保护被害人的隐私,我对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比如姓名、地点、金额等)

冒充公检法,连老人都不放过?

打着执法的幌子行诈骗之实,简直令人发指!话说老人本就属弱势群体,怎么敢如此明目张胆地下毒手呢?这难道就是“老有所依”?

今非昔比,诈骗手段翻新换代,各行各业的风口浪尖都有人打着“执法”的幌子行骗,这已经不是个案,而是一整套产业链了!没有准确的数据证实今年诈骗案件是不是递增,但报道确实更频繁,这让人不免生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悲观念头。消费者应警惕,防止上当。

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更需要保护。执法部门也需出更严厉政策,一举端倪,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网友观点也两极:一派担心社会风气太过邪恶,执法不力;另一派认为自身警惕心理缺位,也难辞其咎。引来哀嚎叹息之余,更需从自身做起,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假如你是这个老太太,遇到这样的骗子怎么办?相信许多人会选择报警、拒绝开门,但是面对紧急状况,谁又能保证自己能泰然处之?

或许,对老年人来说,平日里的防范意识培养才是关键。


为全面推动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平阳县检察院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该院联合网信、民政、关工委、银保监等多部门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推进会议,协同开展整治规范工作,查找发现养老领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加强溯源治理。¹

该院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各类媒体渠道播放整治养老诈骗宣传片,同时深入村社开展专项反诈宣传活动,对老年人面对面、点对点进行宣传和讲解,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¹

下一步,平阳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入开展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各类以养老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全力做好追赃挽损工作,做好涉老诈骗专题法治宣传,用检察力量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本文点评

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的恐惧和信任心理,通过编造各种虚假的情节和证据,给老年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慌,让老年人不敢告诉家人或求助他人,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这种诈骗手法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仍然能够屡试不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老年人缺乏法律知识和防范意识,不知道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转移财产或配合调查,也不知道如何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

二是老年人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遇到涉及到自己身份信息或财产安全的问题时,容易慌张或害怕,失去理智和判断力,不敢拒绝或挂断电话。

三是老年人缺乏社会支持和帮助,往往独自承受压力或隐瞒家人,不愿意寻求帮助和支持。有些老年人还担心被家人责备或嘲笑,觉得自己丢了面子。


这起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加强对老年人的保护和教育,防止他们再次受到诈骗的伤害。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让老年人了解公检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程序和方式,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防范意识,教会他们如何甄别和核实信息,如何拒绝和报警。

二是加强情感关怀和心理辅导,让老年人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培养他们的理智和冷静。

三是加强社会支持和帮助,让老年人有更多的交流和活动机会,增加他们的社会联系和归属感,鼓励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建立有效的求助渠道和机制。

我们要以人为本,以法为准,以情为纽带,共同构建一个安全、文明、友善、幸福的社会环境,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避免这样的诈骗呢?


面对这样的诈骗套路,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避免呢?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提高警惕和判断力。遇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不要轻信对方的身份和话语,要多加甄别和核实。一般来说,真正的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你转移财产或配合调查。

保持冷静和理智。遇到涉及到自己身份信息或财产安全的问题时,不要慌张或害怕,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财物交给陌生人或转账到陌生账户。

寻求帮助和支持。遇到可疑的情况时,不要独自承受压力或隐瞒家人,要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可以向家人、朋友、邻居、工作人员等求助,也可以直接报警或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

要多与家人和社会沟通交流,多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多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娱乐项目,增加自己的社会联系和归属感,减少自己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我觉得这些措施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容易实施,需要克服一下几个困难和挑战:

一是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可能不太习惯或不太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和方法,也可能不太理解或不太信任新的技术和工具,比如智能手机、网络支付等。

二是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可能与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可能比较保守或固执,也可能比较好奇或好面子,这些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让他们容易受到诱惑或欺骗。

三是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可能不太理想,他们可能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心,也可能缺乏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这些都可能让他们感到孤独或无助,让他们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网友评论

老年人被骗,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哀。我们应该多关心老年人,多陪伴老年人,多教育老年人,让他们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同时,也要加强打击诈骗犯罪,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被骗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孤独寂寞,有的是因为好奇好玩,有的是因为想要改善生活。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但是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了。我觉得我们应该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和娱乐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不要让他们沦为诈骗分子的猎物。

老年人被骗,也反映了我们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和保护还不够。我们应该建立更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机制,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尊严。同时,也要加强对老年群体的普法教育和防范诈骗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脑洞大开的观点

我认为老年人被诈骗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来分析老年人被诈骗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根本性的解决办法。

我认为老年人被诈骗也是一个机遇。我们应该借此机会来推动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

我认为老年人被诈骗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应该借此机会来提升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尊重和理解,消除对老年人的偏见和歧视,营造一个包容和友善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尊严和幸福感。

你怎么看?

这个老太太为什么要开房的故事让我们感到震惊和心疼。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我们也希望老年人能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语和证据,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财产转移给他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有什么好的防范方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经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点赞收藏转发给更多的人吧!



老太神色慌张开房提“特殊”要求, 酒店经理立即报警。她也那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