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队|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
⭐️乘风破浪队陪你追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重温先辈们的光辉岁月⭐️

-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抗日奇迹。被营救出来的文化精英们各自奔赴各条战线,继续着抗战救亡运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文脉得以保护,红色火种得以传承,对日后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
-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从上海、重庆等地撤退到香港。他们高举抗日爱国旗帜,发通电、办报刊、演剧目、唤起民众一致抗日,在国内和东南亚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1年12月8日,日军入侵新界、九龙。12月25日香港沦陷,日军开始大肆搜捕爱国民主人士,限令这批“抗日分子”立即前往“大日本报导部”,否则“格杀勿论”。
-

党中央从延安发来急电,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等同志,迅速做好准备,组织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营救困留在香港的大批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12月9日,周恩来又从重庆急电廖承志,对文化界和民主人士撤离香港做出明确指示:“迅速与曾生部联系”。由此,“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拉开帷幕。

-
为保证滞港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安全撤离,在东江抗日游击队的护送下,营救行动分东西两条交通线展开,东线从九龙乘船渡过大鹏湾登陆宝安沙鱼涌;西线自新界元朗、落马洲穿越深圳河在宝安赤尾村登陆,再翻过梅林坳抵达白石龙接待站。后续转送计划中,这批文化人士由东江游击区陆续撤往大后方。

-
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与粤港人民的紧密合作下,从香港沦陷区营救出文化界知名人士和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及其家属等800多名。这场大营救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
内容来源|乘风破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