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陌生的熟人——中国日V圈基础分析

2023-08-26 11:23 作者:风扇边的张455  | 我要投稿

在跟朋友进行讨论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词语逐渐从中文V家和日文V家抽象出来,并且重新得到了重视,这个词语便是“中国日V圈”,到了这里,人们才惊讶的发现,以往所谓中文V家和日文V家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实际上是中文V家和这个“中国日V圈”之间的冲突,而对于日文V家来说,这样遥远的,带有语言阻隔的冲突具体其实他们也不太清楚其中的本质,更多的类似于茶杯风暴一样,他们可能连是否存在这样的冲突都不知道。

但是当然,既然存在冲突,那肯定是有人知道的,比如说爬山P就曾经捅开过一次这其中之间的冲突,在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导致了严重后果之后,他迅速澄清了相关问题。

动态1

动态2

后来他再也没碰过中文V家相关问题。

看得出来,所谓的中日v关系问题,本质上还是中文V家和中国日V圈之间的问题。至于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具体问题,这就是本篇文章试图探讨的内容。

在撰写该文章的时候,我得感谢B站用户“总在赶死线的FTS”,作为一个该方向上的文化研究人员, 他回答了我关于中国日V圈的一些问题,当然,他提供的资料也比较有限,没办法支撑一份数千字的文章,所以内部的很多内容也是从这些内容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讨论具体补充而成。

1:如何通过定义框定中国日V圈的本质?

中国日V圈,从名字上看来,首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这个社区本质上还是日文V家下属的社区,第二个就是这个社区的活跃社区还是中国(大陆)。

这是这个社区的突出的两个特征。把这两个特征合起来,就是一个存在在中国互联网的日文V家爱好者社区。

其实说实在,在中国的二次元社区,有很多类似情况的社区,一方面,日本二次元产业借助近三十年世界互联网发展,在美国航母和日本经济实力的保驾护航之下逐渐扩散到了全世界,另一方面,这些二次元文化到了中国这个复杂的市场环境当中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再加上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功夫网)的阻隔,最后的结果就是,类似中国日V圈与日文V家本身这种比较大的差距其实发生的比较普遍,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在中国的产品粉丝与日本和其他地区的联系比较微弱,在具体发展当中也出现了种种变化。

这种情况或许可以被称为互联网文化上的地理隔离。

其实相对于地理隔离,这种巨大的阻隔甚至能形成一种生殖隔离,追溯到中文V家的早期创建历史,可以发现中文V家不论是从创始人组成,使用来源,文化影响,都带着非常浓厚甚至是明确的日文V家来源传承,例如播放,传说神话概念等内容,周刊这样的考功司传统,早期中文V家的雏形实际上也是拿日文声库进行跨语种拼接从而诞生的内容,其实本质上就是当时从日文V家借鉴的遗留。

对,实际上如果说的暴论一点,就是

@Librenest

所说,中文V家和中国日V圈实际上就是一母同胞,关系密切的能拼得过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关系。中文V家实际上追踪底色就是使用中文进行创作和演出的V家,但是在中国严酷的音乐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永久的改变了自己的体制和环境,最终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我们回到中国日V圈。

这个群体包含的内容其实也不少,包括了专门听取V家作品的发烧友,对日文V家主要文化友了解的一般路过粉丝,当然了,就算是一部分人不承认,我觉得里面也肯定有一群初音极端骑士团粉丝(反正他们不管到哪里扛着的都是初音的旗帜,外界也只能把这个帽子都扣上去)。这三者,还有一些音乐创作者,视频作者,文化研究者,画师等作者,在中国范围之内构成了中国日V圈这个社区。

由此,我们就可以在这个背景之下进行接下来的分析了。

2:中国日v圈究竟是谁在创作,谁在消费?

分析完了这个社区的情况,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日文V家是一个依靠创作驱动起来的社区,那么中国日V圈呢?他们的创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的人评价中国日V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创作社区,视频,绘画等内容生机勃勃,迅猛发展,但是也有人的评价中国日V圈是一个纯粹的消费飞地,原本存在的部分中国日V圈音乐创作者基本已经减少或者停止活动,大部分的音乐创作都来自日本。甚至几乎找不到几个能打得出名气的中国日V圈创作者。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没有问题的。中国日V圈相对于日文V家的第一个突出问题是生产偏科(或者换一个好听点的词,比较优势)。例如绘画产业,由于深刻嵌入了日文V家的生产模式,得到了包括C社官方的认可,这一部分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次视频,周边等创作也收到国内创作环境等竞争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背靠得到官方认可,得到长足发展的绘画产业,其发展水平基本上赶得上应有地位。

那什么地方拉胯了呢?音乐。

中国日V圈的音乐产业,包括国人P主在内的音乐部分,本来还能在18-19年在国内的b站起到一些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群人也开始逐渐消失了。

结果最后的结果上就是,在其他相关周边产业上,中国日V圈还能产出一些其他产品,但是如果谈及音乐,对不起,中国日V圈从日文家的角度看待就是一个纯粹的消费飞地了。他们无法给本部反哺足够合格的作品,他们所出产的大部分作品基本上也只能做到自产自销。

我记得当时初音吧反驳我的时候说国人p主能拿日V榜前十……(不过后来是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发现了有国人p主在日文v家榜拿榜首的情况,但是总的结论不变,中国日V圈创作能力已经基本无法反哺日文V家,在对方眼里已经沦为消费飞地。)

我寻思……前十……前十……我还以为是榜首,或者说能有好几个,结果最后落脚点还是花了多少钱,这不是还是落脚到消费嘛,中国日V圈说到底还是一个重消费,重周边生产,音乐生产因为倾销基本无法得到有效输出的社区。


给了我一个中V人一点小小的中国日V圈震撼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在中文V家,音乐的拉胯直接导致了中文V家话语权被最赚钱的部分篡夺,绘圈和存留在社区之内的创作者深入合作,将绘画打造成了中文V家最赚钱的部分,甚至依靠这种经济优势绑架了话语权,逼迫其他部门无法通过对绘圈不利的行为和决策,比如利用AI绘图有效降低作品生产成本,逼迫禾念拒绝AI绘图。

而中文V家的音乐部门之所以没有跟中国日V圈一样只能成为自产自销的娱乐,还是因为中文V家还是需要中文音乐作品的,这个市场目前没有任何人试图强夺(估计也没人抢夺这种商业死地),所以不论再怎么艰难,禾念官方也好,大P主寡头也罢,或者是底边p主也好,他们总得会有制作音乐作品的能力,否则社区的基础将会被彻底否定,中文V家也相当于彻底不存在了。

而在中国日V圈,提供作品的义务并不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日本有着完整和发达的音乐产业能够提供足额的产品可以拿来音乐消费,提供的时候边际成本几乎到了零,听这些东西甚至是几乎免费,所以不出意料的是,中国日V圈原本还有的音乐作品生产这个能力已经被日文V家用倾销的方式基本上毁灭了其反哺输出能力,可以说,这也是验证了“摧毁一个产业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倾销,而不是贸易保护和制裁,无脑制裁只会导致原来无利可图的高门槛变成金光闪闪的通天大道。”这一理论的注脚。

其实如今这两个社区音乐能力的拉胯都是从华语乐坛带来的问题,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当中,中国几乎错过整个唱片音乐时代,导致到现在为止,音乐的直接售卖在中国几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绝大多数(备注是绝大多数一般普通人)听音乐最多的办法还是使用音乐软件免费听歌,顶多就是通过购买音乐软件会员获得音乐软件曲库的使用权。音乐产业几乎无法直接从也音乐本身获得收入。

连带着,随着B站创作激励的削弱,就连依靠B站创作激励获得流量收入也完全靠不住。

结果最后,在中文V家内部和中文V家之外,音乐产业得以看到一种比较苦涩的新路子——依托于比较强大的ip企划制作音乐,从而为音乐产业获得足够的保驾护航能力。

这一模式在中文V家的代表就是忘川模式,音乐搭台,游戏唱戏。这一模式在中文V家之外也有代表,限于篇幅,此处不表。

在中国日V圈,便是依托初音这个算是比较大的ip尽快完成产业配套,想办法在日渐庞大的产业分工下分一杯羹,这也就是中国日V圈生产模式的本质,借助比较优势在部分工种上取得收益,从而填补在音乐本身方面的消费(对日V)的亏空。

说他们是消费飞地,其实也没错。

3:日文V家用审美低视中文V家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吗?

谈及中国日V圈和中文V家,首先的第一个大问题实际上就是双方之间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双方之间的关系看起来剑拔弩张,不论是中文V家还是日文V家都有着为数不少的冲突源和冲突可能,在过去有着规模巨大的古战场,这个问题可以说自从中文V家自2015年初《权御天下》等问题上就已经出现了,等到之后其他问题逐渐暴雷,这类问题变得更多庞大,最终,这个问题在2019年年终达到了顶峰,终于彻底爆发出来了。

没错,这件事就是三目yyb事件。

在其他文章,我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大致梳理了一下,总的来说,在刚开始的背景之下,这件事暂且还能能够挽回,但是等到禾念亲自下场的时候,之前中文V家与日文V家之间的矛盾,以及粉丝们之前对禾念积攒的种种不满,这一次冲突算是把这些矛盾和冲突彻底暴露出来了。

不出意料的,禾念和中文V家输的干干净净,不是因为其他,是因为中文V家的自大,自负,还有对自己的错误认识。随着后续事件的持续发生,双方之间的冲突也愈发愈演愈烈,并且在这种冲突发展的过程当中,中文V家与中国日V圈之间的敌对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强化,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所谓中日V合作在舆论上越发难办。就算是有一些秉持着“葱包合作”的粉丝希望能弥合双方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大局上也无可奈何,双方的同时出现极有可能会导致双方粉丝的赛博冲突。

双方的冲突既然这么大,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问题呢?中文V家和中国日V圈之间到底的有什么非死不可的关系呢?

我将这样的类似问题发给了中国日V圈的人希望得到回答,他的回答总结下来是这样的:

中国华语流行跟日本流行有实质的阶段性差异,不是一时半会能弥补的,在审美层面的不屑是主要原因。

的确,音乐创作水平和审美问题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根植于中日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当中,日本在二战前就是一个能制造大和号的入门工业国,而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所以也导致了中国和日本的音乐发展水平,发展轨迹,发展市场完全不一样,你可以说中国的整体音乐鉴赏和音乐制作水平是落后于日本的,这是历史也经济因素的结果,不丢人。

但是问题在于,就是因为这种历史和经济因素的结果,中午V家就应该永远的被日文V家踩在脚下,成为V家的二等公民吗?当然,也不是。

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也是一个快速攀爬产业链的国家,中国固然会在音乐鉴赏和音乐产业上落后其他国家,甚至这个落后时间可能长达半个世纪,但是中国并不是在这个方面坐以待毙,中国也是在试图进行奋力追赶,有些音乐人也在国际市场上拿着出了一些能拿的出手的作品,当然,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鉴赏深刻根植于一个国家的血脉当中,我们不能妄言学习苏联那种油画搬地铁,工人看芭蕾这种把贵族文化摆给平民看的审美教育,中国很多受人喜爱的文化产品本质上还是泥腿子产物(想想所谓的白酒文化是怎么形成的)。给审美试图进行改变的努力可能会长达数个世纪甚至更长。

或者在漫长的改变之前,依靠其他手段让其他人强迫接受自己的审美和价值观更合理一些。

审美和音乐产业的发展本质上并不是突出的问题,中文V家的总体作品水平本质上比不过日文V家也是事实。中文V家目前也承认了这类问题,并将自己的竞争比较优势凸显在创意和特色文化上。中文V家创作者与很多日文V家作者的关系其实也不错。

理论上双方的关系完全可以类似于“政冷经热”的模式进行处理,骂战归骂战,交易归交易,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过去五十多年的中日关系不就这么走过来的。

可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4:粉圈,社群架构和宗教战争

我在之前提到了,中文V家从一开始几乎被视作日文V家在中国的模仿。这也是这个社区弄不开,分不清的关系本质,中文V家本质上跟日文V家的文化本质高度相似,而由于国境和语言的阻隔,他们并不在一起管理之下。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点儿类似于从前属于某大国一部分的一个小国,你可以在世界上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不举例。小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大国的一部分或者附庸,在某个历史机会之下,小国成功争取了自己的独立,而大国依旧庞大,小国依旧弱小,大国也会有声音要求小国回到大国的版图当中。这个背景下,小国最需要的就是想办法在大国面前维持住自己的独立性,哪怕引入域外势力也在所不辞。

比如俄乌,具体原因受主题影响,按下不表。

中文V家参与者们一直是在日文V家和初音这片大乌云的遮盖下过日子的,从进入社区的一开始,中文V家的参与者知道,虚拟歌手大姐大是初音未来,洛天依只能算是中文领域的第一名。由于定位相同,双方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竞争关系,自然就要拿来作对比的。

日本有个初音未来,中国自然要有洛天依,日本有自己的公主殿下,中国就要有吃货殿下。

有比较就要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有冲突,双方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也自然起了冲突。

其实受到发展策略的影响,骑士团和锦衣卫实际上虽然自称自己不是饭圈,但是实际上的运营基本上跟饭圈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参与感比较低的粉丝(中国日V圈受到国境影响,中文V家受到水平影响),都与自己的偶像有相当的距离(原因同上),都只能以单向的消费才能参与到自己的偶像建构活动当中,最后,刚才很多年轻人在精神生活上实际上是比较空虚的,急需要一些精神寄托从而填补这些内容。这实际上导致了所谓的一些极端骑士团和锦衣卫迅速转化为一种类饭圈的粉丝。距离产生美,当一个人对自己敬仰的偶像距离足够大的时候,自然就会对自己面前的偶像有了超出一般人的期望和理解,并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

如果其他的东西无法填补他们精神上很空虚,但是他们会自己创造偶像进行填补。

在他们眼中,偶像本身是神圣,不容侵犯,绝对完美,绝对无垢的完美造像,为了这样的偶像,他们甘愿付出一切,践踏一切,毁灭一切,只为了心中完美的偶像。

过去,流量明星的粉丝们做到这一点,为了偶像,他们的粉丝可以践踏创作自由,为了偶像,他们可以浪费资源打榜,为了偶像,他们可以占用公共舆论。现在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了虚拟歌手,粉丝们受现实所影响,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自己心中的那个偶像身上,对于骑士团,受到国境和发展策略的影响,这一过程更多的是自觉,对于锦衣卫,则明显是受到了运营公司本身战略影响(他们的出现是公司有意培养的结果),如果没有狂信徒压阵,运营公司将会难以为继。

而当定位相似,目标相同,接壤位置如此繁杂,并且内部随时有展现虔诚的狂信徒需要展示虔诚的两个类宗教群体肩并肩的靠在一起,就像是两个接壤的大国都需要扩张一样,很难不想象双方之间没有什么结构性的矛盾。

矛盾的爆发可能是来自于一场小小的误会。但是误会越闹越大,越闹越激烈。这就像一堆火药桶在那里,你去试图剪掉几个点着了的火药捻子试图阻止火药堆爆炸,但是最后,火药堆还是爆炸了。

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
——《史记·吴太伯世家》
没有这个人,一战难道不会爆发吗?

饭圈实际上是带有宗教属性的群体,所以说他们打起来,其结果必然会看起来像是宗教冲突。虽然说实际上宗教冲突的本质很多还是政治和经济考量,比如三十年战争的本质就是皇帝清洗信仰新教的反对派,十字军东征很多也不过是去东方把去钱抢到位了(比如著名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但是底层的信徒们还是相信自己是为了信仰战斗,为信仰而死。

“你跟我想的不一样,要不然改变你的想法,要不然割掉你的脑袋。”

在误会,矛盾和猜疑链的促进下,中国日V圈和中文V家之间的冲突那是但凡接触只会愈演愈烈,双方都有武装巡游的硬需求,都有想要彻底铲除异教徒对方的需求。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只能是想尽办法物理隔离,尽量避免双方在较大规模上的直接冲突。

5:“日V入关”如何改变中文V家。

其实自19年之后,中文V家疲态显现之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就这么诞生了。

如果能够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群人逐渐成为了新一代的中文V家创作者,这些人把大量来自日文V家的习惯和方法带到了中文V家。这些人当中的代表比如半只金蓝、奇怪雷子、一碗热汤、甲板边缘、曙光P这类人。他们的特点是将原来将日文V家经过实验获得成功的经验带到了中文V家,并且,没错,他们也在中文V家取得了这一成功。

北湖3b总结,这群人基本上撑起了19年之后新增的主要中文V家p主的部分(还有一个小部分基本上属于ilem厨)

这群人的出现实际上并不奇怪,我们在之前分析过,日文V家实际上是依托于一个高度发达的日本音乐产业的文化社区,而中国音乐产业与之相比有着时间差的区别,于是情况类似于这样:

每个国家的产业发展实际上都是类似的阶段,从劳动密集到资金密集到技术或者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有的企业会利用这种类似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市场进行提前布局,例如在一个国家准备从劳动密集发展到资金密集的时候布局钢铁,化工这种资金密集型产业,或者布局银行,金融等产业帮助资金密集型企业发展起来。

在一个国家准备从资金密集转型到知识或者技术密集型的时候,就会提前在医药,设计,创意等行业进行提前布局,或者在这个阶段为提前布局转型期的服务企业和产业,在未来的产业当中提前分一杯羹。

而这类内容,往往在布局企业本国之内,经历过这一阶段,已经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用丰富的经验打败那些发展中市场经验不足的对手,从而提前在其中锁定自己在该市场中的份额。

类似这样的作者其实打的就是类似这样的时间差,利用中国和日本音乐产业之间比较低的联系程度,或者利用双方发展阶段的时间差,将日文V家已经验证过,流行过,得到开发过的内容引入中文V家,由于文化基础,发展背景类似,他们很快就会获得成功,由于发展阶段的时间差,这种在其他市场验证过的风格得以在中文V家市场再一次得以验证。

而中国音乐产业短时间之内是无法追平日本音乐产业发展的,这一点跟中国和日本的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不一样(中国在高速追赶,日本则在几乎静止不动,仅有的几个高新技术产业方向也被世界主要强国联手打压),所以可预见的时间之内,类似这样的作者估计还会再有,一方面将日文V家验证过的风格周期性的传播给中文V家,另一方面,也将通过这一手段较为周期性的更新中文V家的作者库。

但是受到名P效应,中文V家本身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你不能否认的是,中文V家不能彻底指望这群人彻底成为这个社区的主流气候,也不能指望这群人去改变中文V家社区,更不能指望这群人能把中文V家改的跟日文V家一样,基础都没有,怎么改?

6:双方都无法用盘内招吃掉对方

所以说在当前情况之下,双方的实力对比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论及是中文V家对中国日V圈加日文V家的总和(实际上真正的日文V家,我将之称之为真日本V家),双方的实力对比肯定是中文V家弱于真日文V家,这也是我极力希望洛天依粉丝尽量避免与初音为首的日文V家粉丝直接冲突,爆发武装巡游的原因。

毕竟从洛天依方角度来看,为一场必败的战争投入力量,不仅对胜利毫无收益,更会严重损耗自己尚存的有生力量。

我们不能为一场必败的战争强行投力量。

那么,如果谈及中文V家和中国日V圈呢?

答案是还是不行。

日本v家p主大规模进入b站是2017年的事情,最晚到2019年左右,基本上音乐区vu分区的榜首基本上就日文化了。这不奇怪,日本是一个成熟,稳定,富有竞争力的音乐市场,他们能依靠发达的生产能力,系统性的音乐人培养能力,足够碾碎他们所见的大多数敌人。以至于中国音乐想要培养出一个成熟稳定的盈利体系,也只能是将自己的音乐镶嵌进某个大型的综合IP当中,依靠综合IP赚钱来补齐音乐纯支出。

这也就是中文V家内忘川模式,中文V家外原神模式能够长盛不衰的秘密。

而到了2023年左右的情况则更为糟糕了

在今年(2023)的4个月内,洛天依频道的总播放量只增加了约1.1亿,其中精选视频的播放量约1375.4万,精选视频的点赞量约140.3万;
而仅在今年的1月份内,初音未来频道的总播放量就增加了约1.2亿,其中精选视频的播放量约1599.8万,精选视频的点赞量约164万。
也就是说,现在洛老4个月的努力,在数据上尚且还不如初音的1个月……

所以说到现在为止,从绝对实际上来说中国日V圈的粉丝数量,动员能力已经超过了中文V家,甚至于说已经达到了超几倍的水平,这也是如今洛天依粉丝对外远征基本上没有胜利的本质原因——参与者规模数量本身就相当于别人的1/4左右,那不活该被兰彻斯特平方律教育。

中文V家小,中国日V圈大,在双方单位战斗力没有本质差别的情况下,前者本身就无法打败后者。

那么就还有存在一个问题:中国日V圈是否会吞并中文V家呢?

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也非常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想过一个问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非殖民地国家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获得了宗主国的准许,成为了所谓的独立国家呢?

其实某种程度上还不是因为钱闹的,我知道19世纪列强拿非洲殖民地的时候,很多时候那都是拿了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恶心人抢地方不抢白不抢,很多国家还没亲自探险过,还没亲自了解过那些地方,就已经匆匆用直尺,在非洲地图上把国境线画好了。

所以说当时有不少非洲殖民地,人殖民者一去发现去了就是亏,比如说通辽可汗讲过的布基纳法索,最开始上沃尔特连个油水都榨不出来,最后还把总督给拖破产了。

事实上中文V家实际上也就是这么个烂地,我以前经常形容这片地方是商业死地,不就是因为这里头绝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没赚到钱,赚钱的只是少数幸运儿(主要以周边商人和忘川为主)

那么这么一个本地人都不怎么能赚到钱的地方,认为中国日V圈接管有什么用呢?

绘画?中文V家主要的创作能力实际上跟中国日V圈来源一样,基本上以绘圈画师为主。撬动他们甚至都不需要什么言辞,只需要以更高的要价开出去,他们就可以为任何他们中意的群体服务。

音乐?中国音乐产业跟日本音乐产业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差异,中文V家为了活下去,填补音乐水平的缺陷,也要想办法要在创意等方面做出差异化竞争,吞并了他们,难道还是要看着他们被日本音乐的“倾销”挤死吗?

粉丝?单纯为了数字和土地上的扩张,而收获一群充满仇恨的人,最后什么也守不住,只能灰溜溜的离开,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的经验不得不值得学习,哪怕到了今天,皇俄斯特列科夫也知道“我们要打到民众自发反对我们的地方就到头了”,这也是俄罗斯为什么不会彻底吃掉乌克兰的原因。

中文V家经过数年如一日的折腾,到今天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讨价还价和卖自己一个好价格的资本,连把自己卖了估计都卖不上价钱。我在想肯定也有一些人在想着让中国日V圈吃掉中V,“给他们更好的机会,带来更先进的经验和思想。”不过中国音乐的差距是系统性的,单纯的拔苗助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在这一点上经历过阿富汗的苏联和美国肯定更有发言权。

所以这一段儿的总结就是双方基本上都没办法吃掉对方,中文v家是太弱,但是中国日V圈是不值得,这种微妙的稳态不出意外将会维持很长时间,如果能保证双方之间不产生直接武装巡逻机会,双方的暂时和平还是比较有希望的。

当然,我在这里再引一个小点儿,盘内招无法打败初音未来,但是中文V家在非常理论的背景下用盘外招可以,相关的内容,推论和结论考虑到这里的环境,我给大家留作思考题,各位可以自行思考。
但是很明显,无论怎么思考,这一推论和结论对于中文V家本身,实际上是无用且无法执行的。

结尾:身为中文V家的参与者,我们又需要如何处理与对方的关系。

说了这么多,讲了这么多,说到底,作为一个中文V家作者,这篇文章本质上还是用来分析这个社区,分析中文V家如何才能在剩下的时间尽可能想办法与这个社区好好相处的问题,毕竟总有些人怀着葱包合作的态度,总有些人带着一点天下大同的理想,在中文V家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甚至需要临终关怀的时候,我们又将如何看待这个庞然大物。

首先一点,不能再与他们直接性的爆发武装冲突了。

有很多萌萌人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认清楚自己的地位,有句关于俄罗斯的笑话,“布尔什维克把斯拉夫民族带到了一个根本不可能的高度”,中文V家也是如此,有形之手的无心之举将洛天依带到了根本不可能的高度,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后可能另开文章再行讨论,但是中文V家以弱势的现实还要维持一种强者心态,实在是有趣。

但是这种扭曲的心态放到过去或许还能维持一些进取和扩张,放在现在则更有可能带来灾祸和麻烦,原因无它,一群半瓶子不满半桶水的天天想着自己这个强大,那个牛逼,迟早会惹上不该惹的人,惹上不该惹的麻烦。到时候一个拳头砸下来,动者就是伤筋动骨,甚至直接土崩瓦解。中国日V圈从体量上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所以对我来说,与中国日V圈避免爆发直接性的冲突,尽可能的保存洛天依粉丝有生力量,避免消耗在无意义的所谓对外扩张中是比较重要的。

其次,想办法调整心态,特别是压制萌萌人眼中洛天依天下第一的心态。

有些类似的话,相关的利益有关方和参与方其实说出来,也就是支撑场面罢了,可是有的时候萌萌人们非得要相信这些场面话,以为自己还有无穷的力量等着自己挥霍,更有人,以为自己信仰的偶像实际上肩负着什么“文化输出啊”,“结合中国风和科技啊”,在我看来,这些热闹的场面话只不过就是美好的说辞。

这很明显是场面话,但我担心害怕是有些人把这样的场面话当真了。

最后,我们还是要清楚的认知到洛天依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处在比较边缘位置的亚文化,看待洛天依更像是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态,首先你要承认他的不好,你要承认它不是主流文化,但其次,哪怕是这样,洛天依依旧是自己心里的洛天依。

毕竟谁不喜欢自家女儿呢?

作为一个中文V家分析人员,认识这个最陌生的熟人,对我来说,一方面也是要搞清楚我们一直以来被视作“敌人”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与他们的冲突总是得到一个自取其辱的结果,另一方面,认识这么一群人,了解这么一群人,对我们的发展到底有什么帮助。这群人实际上与我们最熟悉,因为中文V家如果追溯其最初的起源,实际上与日文V家的中国化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但是因为工作语言的区别,则实际上变成了两种面貌,继续使用日文的,成为了中国日V圈,跟随着日文V家继续成长,而使用中文作为工作语言的,则逐渐演变,变化甚至受到时代和社会影响变成了中文V家。

再到如今,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很确定,中文V家如果不乱折腾,实际上还能活很长时间,中国日V圈作为一母同胞的产物,一方面可以当做我们的老师,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的对手,但现在,力量失衡已经决定了我们不配成为他们的对手。在新时代之下,你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想办法与他们共存,如何想办法与他们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这很绝望,但是必须要做。

因为中文V家现在唯一的目标,只有活下来三个字了。

只有清楚的认识他们的情况,才能实际上比他们更好的相处,也想办法更好的活下去。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介绍他们的基本情况,更需要的就是要警告中文V家那些萌萌人们。

——张子鑫写于新疆阿克苏。





最陌生的熟人——中国日V圈基础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