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515A 3BSE032401R1采用电信级的网络,在通讯质量和讯息安全性拥有高度的保障
PU515A 3BSE032401R1采用电信级的网络,在通讯质量和讯息安全性拥有高度的保障
另一项在物联网产业链上讨论热烈的技术是NB-IoT,与前述两项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由3GPP组织所制定的技术,使用需授权的GSM和LTE频段,也就是说,NB-IoT必须藉由电信产业买下频段授权,使用者只能透过电信业者或第三方代理商取得授权技术和频段,才能使用NB-IoT相关服务。NB-IoT的优势在于它是由现有电信业者推出的技术,不需重新布建网络,只要更新软件,PU515A 3BSE032401R1就能使用现有的4G电信基地台和相关设备。另一方面,采用电信级的网络,在通讯质量和讯息安全性拥有高度的保障。台湾地区远传电信目前已推出NB-IoT的抢先体验活动,并预计于5月底完成全台基地升级,只要远传电信能收到讯号的地方,就能使用NB-IoT,装置月租费约为2至12元人民币。
“PU515A 3BSE032401R1将对的技术摆在对的位置上”──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上述三种热门的LPWAN技术各自有着不同特点,业界多预测未来其中一项技术将会力压群雄,成为一枝独秀。然而,正如LoRa创始人之一Olivier Hersent曾说过的,互相合作的共存关系更可能带领未来技术走向新的发展。事实上,物联网应用领域百百款,这三种技术的特点也对应了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比如NB-IoT,用户许可证频段和LTE技术,其网络不限制传输讯息次数,所能携带的数据量也更高,因此适用于重视网络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的智慧工业领域,或者是需要声音、图像文件等高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装置。相对地,PU515A 3BSE032401R1 NB-IoT的功耗也高于另两项技术,电池寿命的损耗较大。同时与电信业者的协作模式,在向用户推广时会更为快速、简便,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受限于硬件成本(芯片)和月租成本。
PU515A 3BSE032401R1与NB-IoT相比,LoRa和Sigfox由于硬件成本低、功耗更小,因此更适合在小数据量、大范围的传输应用。LoRa技术目前的发展规模已趋向成熟,且曾与亚太电信及鸿海富鸿网合作,在台湾地区已有实际营运成果。虽然传输距离不比Sigfox,但传输带宽较高,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不高,适合在高科技厂区中建设封闭型网域,传输各类型的感测数据。
以全球布建的角度来说,德国莱因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经理于凯群表示,Sigfox是很有发展性的技术,由于Sigfox提供全球性的网域服务,对跨国公司来说更为便捷,尤其是一体成形的网络方案,对高收益的公司而言提供完整且稳定的云端服务,省去许多开发和协作上的麻烦。Sigfox的传输距离最远,但一天内的传输次数最少,因此PU515A 3BSE032401R1适合应用在反应数据变化或固定时段传送数据的场景,比如管线监控、智能电表、地区气候监测和警报等。Sigfox目前在台湾地区与O-bike合作,PU515A 3BSE032401R1负责定位追踪服务,以及中兴保全的设备状态侦测,和智能医疗远程照护等应用。由于是跨国应用,Sigfox也与美国快递公司合作,在包裹上装设传感器,除了知道包裹的运送位置,也能侦测拆开的时间,将具体数据传送回美国。
物联网未来愿景:信息安全与技术验证缺一不可
新兴科技带来更便利及美好的未来愿景,同时也带来关于安全的隐忧,当各种信息在网络上流通,一旦网络安全发生问题,将可能导致个人隐私外泄,甚至影响人身安全。在极重视隐私权的欧洲,已经通过通用数据保护协议(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 GDPR),其中严格规范了网络公司对个人资料搜集的限制与管理。虽然资安问题在台湾尚未掀起全面关注,但随着物联网装置和领域的拓展,一般使用者也会更频繁的接触到相关的议题,网络安全必定将成为产品/软件供货商需提出的服务方案之一。
德国莱因资深经理何绍彭也提醒,所有无线通信技术都必须经过国家规范和联盟认证标准。首先必须先通过各国法规对无线通信频率和功率的控管,让产品具备合格的通讯标准,不会因要加强通讯而影响其他电子仪器或人体健康。再来还必须通过各个技术联盟的标准,包含电磁波型、通讯协议及互联性测试,PU515A 3BSE032401R1确保使用同类型通讯技术的产品能够互相沟通。如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居网关,大多会容纳1至3种的通讯技术(如WI-FI、Bluetooth、ZigBee等),产品的互联性及抗干扰性就更为重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单一物联网模块内整合LoRa或NB-IoT等不同的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像是在偏远工厂,以LoRa形成局域网络内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再将数据传送到外部的LTE网络,整合多个厂区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
无论在交通、工业、农业、建筑、医疗、金融等领域,物联网所要关注的将会是数据下的新兴应用,装置联网只是基础,只有善加利用软件服务,掌握应用商机,才能具体实现物联网的真正智慧。
在不久的将来,多智时代一定会彻底走入我们的生活,有兴趣入行未来前沿产业的朋友,可以收藏多智时代,及时获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前沿资讯和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携手,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