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伴读《会饮篇》第一讲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如下是本节课我的备课笔记,不知道是否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大家务必留言告诉我吧。
我在第一讲第二讲课程中尽量读了中文译名,但不同的同学反应自己手中版本的翻译并不相同,据此提出了异议,所以从第三讲开始,所有的人名都会直接读英文名啦。
第一讲主要讲了两个点分别是
- 一个引子:会饮开始;
- 第一位发言者:裴卓Phaedrus
如下是备课笔记:
一个引子:会饮开始
引:当人们讨论诸神,他们是在依据自己的想象来创造诸神。
事实上这次会饮有可能(如果不是一定的话)不曾发生过。是柏拉图小朋友要借苏格拉底和这一圈“会饮”人的嘴,来表达自己对于爱的层层递进的认识。就这一表现形式而言,眼前的《会饮篇》和之前咱们读过的《理想国》是极为类似的。
- 三层套娃结构的叙事方式:
- 第一层:一个叫”阿波罗陀若“的人需要回答他的朋友的问题;
- 他准备怎么回答朋友的问题呢?他决定用前不久的一段对话来回答。这段对话发生在阿波罗陀若与葛劳贡之间;这也就是第二层;也就是用一段对话,来回答一段对话中的问题;
- 在这段阿波罗陀若与葛劳贡的对话中,为了描述苏格拉底,在所参加的会饮中说了什么,阿波罗陀若复述了一个叫做阿里斯多兑谟的人的说话,他作为参与者,参加了那次会饮,那次著名的,讨论爱的会饮,这也就是第三层;
- 当我们在一起读完了《理想国》之后,再来读《会饮篇》,会发现一种奇妙的对应关系。

裴卓的发言(第一位发言)
裴卓,也译成斐德若,Phaedrus
在第一讲第二讲课程中尽量读了中文译名,但不同的同学反应自己手中版本的翻译并不相同,并提出了异议,所以从第三讲开始,在课程中,所有的人名都直接读英文。
Phaedrus的观点:
观点1:爱的古老就是一种荣誉
观点2:爱使人厌恶丑恶的,爱慕美好的(特别是勇气)
举例一个城邦或者一只军队如果完全有情人和爱人来组成的案例
结论:爱使人充满勇气。
例1:妻子替丈夫受死。
- 有勇气,(居然连)女子都可以生出勇气。
例2:俄尔剖到冥府去见爱人,在将爱人待会阳间的路上违背了约定回头看了妻子,结果妻子又被冥王带回去。
- 没有勇气,(即便是)男子也无法拥有爱情。
例3:阿启娄(另一译阿喀琉斯)为情人报仇不惜自己身死。
- 年轻男子(作为希腊爱情中相对比较低的一方)也会生出勇气。
这几个例子表明
爱情确实可以使人变得勇敢
带着学生讨论:
为什么Phaedrus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表面上看裴卓是在赞美爱神,实际上是在赞美自己。背景是因为他是一个年轻人,在风俗中只能作为被爱的一方,因而社会地位较低,他类比阿启娄,想要让大家相信,他因为爱,也可以变得很勇敢。
带着学生讨论:
Phaedrus的观点为何值得反思?
- Phaedrus认为勇敢的愿意为对方牺牲,才是爱。把这个观点推向极限的话,那么牺牲性命当然是最大爱。
- 在这种论调下,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循环:也就是把爱理解为自身的给于,只有愿意给于的人才是爱。“我爱你,所以我要为你牺牲”,但是这是站在“我”的角度啊,如果是在“你”的角度,应该是“我爱你,所以你不能让我为你牺牲”。
- 此处可以搞笑:举例
- “如果你爱我,你会去摘那朵悬崖边的玫瑰献给我么?”
- “如果你爱我,你会让我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摘玫瑰么?”
- “如果你爱我,你会偷偷去摘那朵悬崖边的玫瑰给我么?”
- …
与学生一起反思:
Phaedrus的观点过度功利化了,麻烦的是如果我们一心投入功利主义的深渊,年轻人很容易就会陷入对爱情的虚无主义的深渊。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觉得爱情是重要的,甚至觉得爱情不是必须的,因为按照Phaedrus的观点,爱情就是给别人某种东西。
可如果我自己就可以挣到钱,我自己就可以获得官职,我自己就可以获得名声,那些能够被别人所施舍或牺牲才能换来的东西,我自己都能够获得,那么我们很容易就的出一个结论“我不需要爱情,因为爱情可以给我带来的东西都是我可以从别的方式获得的。
所以学生很容易垂头丧气的认为,爱情是毫无独特性可言的。
带领学生思考:
- 如果Phaedrus坐在你的身边,你和他说梁山伯与祝音台的故事,说最后两个人都化蝶了,他会怎么觉得?
- 如果Phaedrus坐在你的身边,你给他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然后说两个人最后都死了,他会怎么觉得?
- Phaedrus说,棒棒棒,这就是爱情给人带来的勇气
鼓励学生咬牙坚持,听到后面的几个人的观点,他们对于爱的观点显然越来越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