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arPro4:1战胜TTG,论如何打出超强压制力


1、线权优势:队伍所选英雄是否具备线权优势直接影响了队伍前期的攻防能力,如eStarPro唯一输掉的对局中,便是由于同时拿了不知火舞+伽罗+孙膑,不知火舞对线西施无线权优势,伽罗对线公孙离同样也无线权优势,而孙膑在前期的强度相对东皇太一而言要低得多,因此eStarPro在这场对局中,前中期才会被TTG压得毫无反手之力。

底层逻辑:有线权优势=可以先行动,享有支援线上队友+配合入侵敌方野区的优先权。
2、扛压射的选择:由于目前版本为野核版本,因此扛压射的选择至关重要,以上面所讲的第四局为反例,正是因为伽罗这名英雄在无队友保护的情况下,单人扛压能力太差,才会导致对线无线权+守塔能力差+团战难输出,只要赵云或东皇太一能来帮公孙离抓2次,那么伽罗便再难以靠自己打出优势。
正面案例①:eStarPro选择虞姬作为扛压射来应对TTG的李元芳和马超,线上有物理免疫技能可以避免被李元芳强压,前期平稳渡过,清线速度均衡+守塔能力强+团战能自保。

同样的思路,在第三局中,TTG选择虞姬来应对eStarPro的公孙离和镜,相比马可波罗而言,虞姬可以在躲避伤害的同时依然保持输出,而马可波罗如果用技能躲伤害,那么便无法同时输出,面对强突进刺客与对线压制能力强的射手时,扛压效果会更为出色。

正面案例②:TTG选择狄仁杰来应对eStarPro的强控体系(赵云+廉颇+西施+太乙真人),同时鞋子还选择做了抵抗之靴而非影忍之足或急速战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操作容错率,搭配辅助庄周更是难以被eStarPro针对,作为扛压射在本局的发挥非常稳定。

3、压半区的选择:当比赛的一方选择了强攻阵容,便需要快速找准边路的突破口以趁早打开局面,以第一局比赛为例,eStarPro选择夏侯惇对位TTG的马超,具有稳定线权优势,而虞姬作为扛压射,在对线李元芳时只需守住防御塔便是优势,因此eStarPro在本局才更多地针对TTG的马超而非李元芳,将节奏重心倾向对抗路,让虞姬猥琐发育。

同样的思路,在第四局中,TTG的公孙离对线eStarPro的伽罗为优势,而夏侯惇对线猪八戒只能是五五开,因此TTG才更多地针对eStarPro的伽罗而非猪八戒,尤其是猪八戒有霸体技能,较为限制西施与赵云的先手,抓伽罗的成功率和收益均会明显更高,也正因此TTG的公孙离才能在这局斩获7个人头,成为5场比赛中,单局击杀数最高的一位。

4、带线思维与转线思维:
转线思维:比如当我方中单抢在敌方中单前面提前清完中路兵线,与打野及辅助一同选择去压敌方的对抗路一塔,那么为了“压塔”的这个目标而从中路转到对抗路的过程就叫做转线,核心逻辑即是所有的转线都应服务于明确的目标。
参考案例:在第二局中,eStarPro的老夫子在顺风情况下,更多选择的是转线配合队友开人和压塔,而非自己在边路带线。

带线思维:做好对线只能是正常发育,只有带好兵线才能起节奏,因此带线是所有节奏的基石。为了正面团战能更好打,也为了能创造出以多打少的优势局面,就需要先把兵线带好,做到可以利用兵线来牵制敌方的1-2人,以让敌方正面减员。
参考案例:在第三局中,eStarPro与TTG均选择让己方机动性最高的英雄去带线(即镜与澜),其他4人选择抱团,双方在均势的情况下均选择尝试用兵线来牵制对方节奏。

5、卡兵线上高地:在第二局中,如图所示eStarPro的大乔、嬴政与裴擒虎3人站在兵线交汇处,但并没有选择马上清线,而是让小兵自然消磨掉彼此的血量,所运用的思维即是通过控制兵线的行进速度来让2-3路兵线能一起进到敌方高地,如此一来敌方只能选择放掉1-2座高地塔,无法腾出手来同时兼顾2-3路的防御塔。

看更多教学攻略,关注公众号:王者不废话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