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是错误的
很多人在家里发脾气会有一种羞愧感,比如说做妈妈的,来了大姨妈的时候脾气就会很烦躁。比如做爸爸的,上班的时候压力过大,回家休息的时候也会闷闷不乐。两者有的时候会冲家人发脾气,大喊大叫,或者是找茬,挑家人的不是。当愤怒消退以后,就会觉着自己做的不对,感到羞愧,开始自我反省,久而久之就从不在家发脾气了。
无论是上面提到了通过自我反省控制自己不在家人身上发怒,还是他本身就是个呵护家人不愿意向家人发脾气的人,他们的出发点毫无疑问的,都是好的。然而长此以往,会给家庭带来副作用。虽然他的副作用不如那种极端的到处充满矛盾的家庭要大,但是副作用总还是有的。
首先会影响孩子。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孩子们会首先向自己的父母学习言行举止,当孩子也意识到随意在家发泄怒火是错误的时候,就会形成习惯。明明在学校的压力很大,却不肯向自己的父母吐露心声,这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十分压抑。愤怒的宣泄,是表明一个人心理负面情况的信号,没有愤怒,父母容易误判孩子的情绪。
这样的家庭,还会影响夫妻感情。夫妻间表面上很和睦,却不交流情绪,实则会在夫妻之间形成隔阂。小的矛盾不及时化解,那么慢慢会形成大的不满。当心中有不满的时候,却又难以找到不满的根源,于是乎会越来越别扭,越来越无趣。
情绪上的相互支持,本就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适当的宣泄情绪,得到家人的安抚和支持,对于生活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