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为海思手机芯片的发展历程(给芯片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启示)

2022-07-04 11:33 作者:数字化技术专家  | 我要投稿

最近今年,从2018年中兴事件,到2019年华为事件,2020年疫情导致的芯片慌,2021年芯片继续慌,产生了大量芯片创业和芯片投资,今天分享一下华为海思芯片的研发历程,让大家清醒的了解芯片的难。

2004年,华为海思开始研发手机芯片,并于2009年如期推出一个GSM低端智能手机解决方案,使用的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该方案中BP技术是自研的,技术源自华为的GSM基站。AP芯片名叫K3V1,工艺制程上采用的是110nm,落后于当时竞争对手采用的65/55/45 nm制程。加上操作系统上选择的是日落西山的Windows Mobile,因此第一代海思芯片性能不理想,很快遭到市场淘汰。

2012年,华为发布了K3V2,号称是全球最小的四核ARM A9架构处理器。与K3V1最本质的不同是K3V2采用了ARM架构,支持安卓操作系统而不再是Windows Mobile。同时期的高通APQ8064和三星Exynos4412都已经用上了28、32nm的工艺。K3V2工艺是40nm,发热量大,游戏的兼容性不强,也没有获得市场认可。

2015年5月,全球第一款采用16nm FinFET Plus工艺制造的中低端芯片麒麟650发布,带领荣耀5C、G9继续破千万销量。

2015年8月20日,麒麟芯片出货量突破1亿颗两个月内日均出货29万颗。

2015年11月,华为发布麒麟950 SoC芯片,该芯片的综合性能再次飙至第一,凭借性能优势和工艺优势,成功领先高通半年。该款芯片陆续用在华为旗下的Mate 8、荣耀8、荣耀V8运营商定制版和标配全网通版等手机上。

2016年4月,发布麒麟955 SoC芯片,把A72架构从2.3GHz提升到2.5GHz,带领P9系列成为华为旗下第一款销量破千万的旗舰机。

2017年9月2日,华为发布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并用于华为Mate 10,在2017年10月16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发布。截至目前,华为已经成功发布了最新的新一代继任者,第二代AI芯片麒麟980,将旗舰手机CPU的水平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2018年8月,发布麒麟990

2019年,麒麟9000

从2004年启动,到2015年过亿的用量的一款芯片,证明成功,用了十年,而且华为有自己的手机用量,对于没有用量的,那就难上加难,我建议创业者还是从低端的芯片入手,低端芯片用量好找。再慢慢过渡到高端,一上来就干CPU,GPU,成功概率太小了,成功概率几乎为零。

要聚焦到ARM芯片,RISC V芯片的行业机会,慢慢挖掘,AI芯片也是个机会,但是要找到用量。

华为海思手机芯片的发展历程(给芯片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启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