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选种四个误区和应对之策
良种是农作物高产的关键。每年春播前夕,许多农民朋友都四处寻找改良作物,以求秋季有个好收成。但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农民对农作物品种了解不够,在品种选择上容易走入误区,给生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误区之一: 片面追求新奇、陌生。新品种一般指经过多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的品种。然而,在市场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往往以新品种的名义向农民推广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刚刚培育出来,还没有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有的甚至还出现了“新品种”或“怪品种”的大量上市,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没有引进。
对策:买通过审查(认可)的品种。种子主管部门在品种审定和推广前要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通过审定的品种一般能保证高产稳产。对于未经批准的品系,只能作为试种或搭配品种示范,不得作为自产品种大面积推广。千万不要购买或引进所谓的“外来品种”,因为种子主管部门会积极审查(认可)真正有推广价值的品种;至于某些某一品种经过科研单位(或专家)鉴定或认可的广告,不能作为推广的依据。只有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才是唯一合法的审(认)。
误区之二:不看适应能力范围,盲目发展追求高产品种。高产品种进行一般企业具有影响较大的增产潜力,但并不是说种植高产品种作物就一定能高产。因为经济作物品种都具有中国地域性,外地的好品种不一定可以适应本地的种植环境条件。
对策: 根据当地生产生态条件,严格审查品种适应性。每年春季播种前,农业部门都会通过报纸等新闻媒体公开推荐一些经过改良的作物品种供当地选择,生产可以根据品种介绍“根据地图”进行; 但一些营利性单位和个人往往只谈品种推广,而不谈适应范围,甚至说“不管气候、不管土壤”,违背科学规律,不相信。此外,引进国外品种,要坚持先试后推,以免造成损失。
误区之三:不顾土壤肥力条件,片面追求高脂肪水分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其适应的土壤肥力水平,高肥水品种只有种植在高肥水地块才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如果种植在中低产田,往往表现为早衰,产量低而不稳。同样,低脂富水品种种在高脂富水地块,由于增产潜力有限,往往会倒伏,产量上不去。
对策: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择适宜的品种,提高产量水平。在品种产量水平调查时,应根据种子主管部门发布的品种引进情况,不要听信非种子主管部门的片面宣传。
误区之四:只看产量,不看质量。很多农民在选择农作物品种时,往往只看产量水平,而不看品质指标,最终增产不增收。
对策:根据中国种子企业主管管理部门的推荐。综合分析考虑地力条件、产量水平和籽粒品质,选用产量高、品质好的作物不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