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XMU2023马原重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自存]

2023-02-15 14:59 作者:ZHUTIER_  | 我要投稿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面而产生和发展的。

社会历史条件:一是具有社会分工,而是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隶属于不同的劳动者。

(2)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二因素:

    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使用价值:是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二重性:

    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人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质: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量: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么决定

(4)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四个阶段)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只有在由剩余产品时会交换,交换有较大偶然性。

2,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生产力提升,交换越来越频繁。

3,一般价值形式

    逐渐发展,某一一般等价物被普遍用来交换。(比如金银)

4,货币形式

    某一特殊物品被用来交换。(货币出现)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以等价交换为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消极影响:

1,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2,阻碍技术进步

3,导致社会收入两极分化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根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该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该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3,该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4,该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揭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3,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XMU2023马原重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自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