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依恋风格㈨恋爱实训④|《关系的重建》【美国】阿米尔·莱文 【美国】蕾...

焦虑型依恋风格㈨恋爱实训④
《关系的重建》
【美国】阿米尔·莱文
【美国】蕾切尔·赫尔勒
恋爱实训④:让自己丰富起来
研究数据表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在待交往状态的数量很多,甚至与总量不成比例。在单身人士中准确挑选恋人,还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形成自己的“丰富哲学”。世上有多少独特而优秀的人,都可能成为你的最佳伴侣,试着多接触一些人,而不是早早就吊死在一棵树上。
首先改变自己的焦虑型思维。焦虑型思维总是让你觉得合适的恋爱对象可遇而不可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能够让你幸福,同时又迷人而睿智的人很多,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是不适合你的。而只有多接触一些人,你才能从中甄别谁是你真正的灵魂伴侣。用最通俗的概率法则来说,你遇到的人越多,你就更大概率能够找到跟你合拍的人。
但是事实又不光是概率论可以简单解释的。如果你属于焦虑型依恋,你会迅速对人产生依恋,甚至这种依恋很可能仅仅基于生理上的冲动。一个浪漫的夜晚,甚至说仅仅一个激吻,都能让对方在你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你应该很清楚,一旦自己的依恋机制被激活,你就会对来自他人的亲密感陷入疯狂的渴望。你会竭尽全力地获取这种亲密感,即使你根本不了解对方,也并不确定是否对其有好感。如果你的视野范围内只有这一个人,那从一开始,你就丧失了对合适恋爱对象的判断能力。
通过适当的放弃,你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潜在恋爱对象。实际上,这是一个给依恋机制脱敏的过程,减轻了机制激活所带给你的负担。由于你的依恋机制要忙于甄别不同的人,就不那么容易被某一个人给激活了,你也不会沉湎于某一个特定的对象了。当一个人让你感觉到缺乏安全感或者其他不适,你就可以迅速地规避与之交往,毕竟你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压在这个人身上。当你有好几个人排着队呵护时,就不会再对那些对你不太感兴趣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了。
在互联网和社交软件盛行的时代,多了解一些人,也可以让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也不用担心表达自己的诉求,会让珍视的机会溜走。你不需要再如履薄冰,不敢表露自己的所想。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在感情覆水难收之前,甄别出那个契合你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