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桑葚谈家庭教育22-7-29,延迟满足误区~失控是因为苛责吧~

2023-06-20 11:13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最近想要进一步生活规律化,有两个点儿想解决,感觉本质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原因是匮乏感还是什么,电视剧还好,现在没有让我能占用该睡觉的时候,但小说,找到了看得进去的觉得不错的小说,就很想把它看完,但是以前自己就知道了,看完了又得找下一个可看的小说,要不然有些需要打发时间的时候,就索然无味

第二个就是关于吃的,不能买回去放着,买了回去就想给吃光,以后很能吃的时候,是馋的要吃光,现在呢,就觉得放着让人焦虑,想要清空,当然,也有好吃想要多吃的,比如昨晚,买了6个芒果,计划要分两天吃的,但是吃掉3个的时候觉得很好吃,继续吃,想到就剩2个第二天吃不够又麻烦,继续吃,到第6个的时候,觉得芒果都不好吃了,吃的太快了有点不舒服

道理都懂,但是控制真的不容易,这个就很烦恼了,想好好的应对下这个问题!反正现在就是清问题的时候!

百度“吃东西停不下来”,有说“嗜食症”的,问题不能这么看,想到一个词“延迟满足”,想起沈奕斐老师好像讲过这个课题,果然B站搜出来了,那就来学习一下吧!

希望能解决^_^

哭了不哄晚点哄,饿了不喂晚点喂,喜欢的东西以后买,想吃蛋糕做完作业再吃,这叫延迟满足吗?不,这叫耍赖

棉花糖测试,告诉孩子现在给你一块,如果能忍住20min不吃,就再给你两块

延迟满足的两个特点,第一,奖励一定会兑现,确定性,第二,延迟后,奖励会更丰富

延迟的重点不是延迟,而是多了一个结果更好的选择

棉花糖实验其实是很多争议的,这其实跟延迟关系不大,更多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个人现在意识到棉花糖实验的难复制性,比如家长说,现在吃小苦,以后就避免吃大苦,现在不玩,以后就能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这是不确定的,成年人会很清楚,不用吃苦和自由选择,那并不是成绩好就能决定的

家长的话其实更感觉是一种忽悠

比如现在吃蛋糕和晚点吃蛋糕,认为晚点选择更好,换个理解给大人,你上班一个月,月底给5000,和月底不给下个月月底给5000,你选哪个

凭什么你大人选择这个月拿钱是理性,孩子选择现在吃蛋糕就是不好?

很多家长做“延迟满足训练”是想提供孩子的自控力,那有没有必要刻意训练这个呢

首先,实验里我们能控制很多变量和结果,但是在现实中,是不能控制结果的

如果确定延迟满足后,奖励是双倍,收获变三倍,你都不需要训练他,只要是理性人,都能选择

学术界对棉花糖实验的争议在于,因果相关性难以判定,更优秀的人是因为他延迟满足力更强吗?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不是的!!!外人看起来的不容易,是对外人来说那一点不容易,但是对他本人来说,一定是他比较容易的!!不管出于天性还是家庭经历培养,总而言之,对他来说,一定是更容易的,比如我闺蜜对零食吃的真的不感兴趣,这一点我不行,难道要冠以延迟满足能力吗?有次一起出行,大家都去吃冰激凌,只我不吃,有个厉害姐姐就很佩服我,觉得我自控力好,然鹅并不是,我只是吃冷胃会难受。。。。

沈老师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她说别人觉得她最近几年的成绩是十年磨一剑,终于得到了回报,但是她自己不是这样想的,她就是觉得那些课题是她喜欢研究的,觉得很好玩,她从没想过十几年后这些课题会变成显学,因果是倒过来的,正是因为对回报不在乎,如果对回报在乎,可能就不会这么做了——就像过去为了目标结果努力,看不清前景的时候,很容易换个看清的前景好的呀——这其实也很容易验证判断错误

总而言之,真的不觉得延迟满足是什么个好品质,千万不要误导自己,我跟朋友们也这么说,别这样去教育孩子。坚韧是不一样的,坚韧就是从好奇心,持续性,热爱之后,能够在热爱的事情上经受打击——前提还是喜欢啊,正反馈到实力派了再说的

沈老师说,如果你带着功利的要回报的想法去延迟满足,恰恰是不能够坚持的,之所以能持续,是因为这个事情本身就有收获,本身就是热爱的

总结,延迟满足用在家庭教育并不适用,做一件事情本身能带来的内在体验和感受,并不是通过延迟满足实验,就能够让孩子去体会的

做真实的父母是最轻松也是最正确的,让孩子能够理性选择,而不是人为的设置很多无意义的障碍

好吧,好像这不太能解决我的问题,延迟满足是我不赞成的,所以我应该去搜无节制?节制为什么那么难,匮乏感?

在搜索各种关键词的时候,并不想点开那些视频——直觉他们解决不了我的问题

忽然想起来解决问题要缩小范围,那我先缩小一下

看小说的问题,现在其实也是偶尔才会想一直看,但是上周日的时候,也是还算喜欢的小说,上午出去溜达一小时,下午去安静吃麻辣烫,也会做该做的家务

看电视剧《武林外史》那会儿,也是可控的

关于吃,其实失控的时间也不算长。。。哎,自己现在还是状态不太好,其实真的是要少吃的QAQ

怎么这么馋呢。。。。

又搜了一下其他视频,关于贪吃,“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吃太饱会减寿的。。。。。。节制节制!!

少吃多餐,别吃太饱。。。。

那关于贪吃和其他欲望之间的关系呢?

贪吃会影响寿命,没有高效的生活却不会,对自己宽容一点是不是好一点

所以,我在想,自己那么想吃,是不是因为没有满足自己别的意志

我是不是在克制的时候想吃的更多?

思考问题要扩大范围,来思考下匮乏这件事情

我匮乏吗?我现在并不匮乏什么啊

生活比较规律,工作比较顺利,学习也挺顺利的,赚钱这件事情是结果而不是目标,我还没有找到自己能贡献更大价值的渠道。。。。这个也不急啊

缺乏别人的关心?关心我什么?

缺个爱人?周边看遍,反正比较起来我更愿意自己活成现在的样子

哦,还有一个紧箍咒,那就是给自己的限制,啥时候一定要学完起明

我设定了目标,还喜欢让自己超越目标。。。没必要吧

这不利于我的放松啊,也不利于我获得平和

本来速度就很快了,想要干嘛,更高更快更强?不,更焦虑才对吧

如果没那么焦虑,我应该不至于那么紧张,那就会悠悠闲闲的去生活,就不会急迫的想要什么事情发生了

干啥我要制造焦虑

想想还是惯性。。。。。总是想要达成什么目标,快点才好,好像达成了目标,就能更好

其实不是的,如果不能现在就好,以后也不会好^_^

果然,一放松我就不觉得馋了,因为允许自己随时都做想做的事情,当然,把应该做的事情做了,这是我的能力

所以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好忧心的呢^_^

我没有停止过努力,但是也不要总是在紧张中嘛,这不利于结果

我不会长时间的放纵的,理解下自己的情绪周期

最后,关于循序渐进

小说呢,现在作为自己的一个阶段性缓冲阵地——拿它来应对“贪吃”,这是很好的战术啊^_^

时间是我的资源,并不是一定要做高大上的事情才叫有意义

让我自己感到开心和幸福,也是一种非常大的意义

看,我现在一放松,就想到了三思而后行

这个习惯自己还没能养成呢,如果养成了,贪吃也就会好很多

特别感谢能写文思考和梳理自己的问题

最后,想聊一聊关于沟通,与人沟通,其实是很美好的,可以互相交换看法、认知,可以尝试推动些事情,不要只停留在自己的世界

跟自己沟通的卡点在于,自己无法超越有限的认知,去解决认知里没有方案的问题

但是认知里没有现成的方案,不代表里面没有零碎的信息,去学习,然后被触发,冷静思考,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我就是这样慢慢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到如今

我要对自己再耐心一点,来广州快4个月了,已经成长很多了,真的很多!

平和了,能安心睡觉了,工作能力成长了,见众生突破了

那不要要求自己太多,放松一点

到40岁能静心练功,那也是很厉害了,干嘛要求自己现在

到年底能够11点就睡,不再拖延,那也是很了不起啊,叶教说的,每年减5斤就可以了,干嘛把自己逼死呢,索性之前一直焦虑,把很多进度都推的不错

嗯,比起自己见到的很多人,还是很满意自己的^_^

over~

桑葚谈家庭教育22-7-29,延迟满足误区~失控是因为苛责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