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合金(incoloy903)膨胀高温合金的热处理和成分组织研究
一、前 言
低膨胀高温合金Incoloy 903是用Nb,Ti和A1元素强化的Ni-Fe Co基合金1,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低的热膨胀系数,几乎恒定的弹性模量,较高的温度和优异的热疲劳性能,以及在高压氢气环境中抗脆化的能力。因此该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涡轮和航天飞机主火箭发动机的零件( ,Incoloy 903合金是美国Hutington公司六十年代研制成功的,目前已在该合金基础上改进发展了具有更好综合性能的Incoloy 909合金.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为上钢五厂真空感应熔炼、轧制尺寸为φ20mm的棒材,炉号622-26,主要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列于表1和表2。棒材轧制温度为1120~900℃,最后一次的轧制温度为950~800℃,变形量为40%。表2试样的热处理制度为:845℃1h,空冷+720℃8h,以55℃/h炉冷至620℃,8h,空冷,以获得温加工组织。
由于合金锭未经高温均匀化处理,在棒材中心部位发现Laves相和 偏析,因此又将棒材在1120℃保温24h以消除偏析,作为η相析出的试验用料。另外,将经过均匀化处理的棒材切成φ20×30mm的坯料,在600吨油压机上镦φ32×12mm的小圆饼,作为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的试验用料。

采用光学金相、复型和金属薄膜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经820~1150℃固溶处理,690~800℃时效处理的试样组织和硬度变化,以及740~920℃的η相析出情况。然后绘制固溶温度与晶粒长大倾向、固溶温度与硬度关系曲线,时效硬化曲线和η相析出C曲线。
三、结果分析
1. 固溶处理与组织和硬度的关系

试样在820~1150℃范围内,每隔30℃为一试验点,分别保温0.5~4h,测得的固溶温度和时间与晶粒长大倾向和硬度变化曲线,如图1、2、3所示。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在850℃保温1h开始出现再结晶晶粒,在880保温1h则为完全再结晶组织。因此合金的再结品温度在850~880℃之间。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910℃以下固溶1h,晶粒的变化不大,在910~940℃之间固溶1h,晶粒明显长大,在940℃以上,晶粒随固溶温度升高而逐渐长大,当温度超过1060℃时,晶粒长大的速度还有所增加。硬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在940℃曲线发展出现拐点,在940℃以前,硬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在940℃以后,当温度继续上升时,硬度缓慢下降。上述随固溶温度升高晶粒长大而硬度下降的现象,与合金中析出相的溶解和再结晶的转变有关。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析出γ'和η相,以后经不同温度的固溶处理,强化相γ'大约在820~860℃之间逐渐溶解,硬度明显下降;在850~880℃之间加工拉长的晶粒组织中,从开始出现再结晶到完全再结晶的过程中,由于温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逐渐消除,硬度随之下降;η相大约在920℃溶解,也会使硬度有所下降,而晶粒长大。在940~1060℃之间,随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倾向和硬度下降趋势都较缓慢,而且没有相变发生,只有热力学的驱动作用。在1060℃以上,晶粒长大加快,可能与部分碳化物溶解有关。
图2固溶温度与晶粒长大的关系
至于固溶时间对晶粒和硬度的影响程度问题,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曲线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只是保温时间长的比保温时间短的晶粒长大倾向要快些。


2. 时效处理与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试样先经945℃,1h固溶处理,再在690~800℃范围内进行1~32h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然后测定硬度并绘制时效硬化曲线(见图4)。从图4可见,690℃时效硬化速度较慢,直到32h左右才达到硬度平衡点。720℃时效的硬化速度要快一些,8h左右达到硬化峰值,以后则随时间的延长,硬度平缓下降。在750℃时效2h硬化就达到峰值,且随时间的延长,很快会出现时效软化,硬度显著下降。

时效过程中的硬度变化,是由于强化相析出溶解的结果所致。对时效后的试样进行了复型和金属薄膜电镜观察及电子衍射,图5为γ'相的衍射花样,图6为不同温度时效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中的强化相是γ',没有γ"。试样经690℃时效32h,γ'相仍很细小弥散。在720℃时效8h,γ'相直径约300A,时效32h,γ'相粗化,但都呈球形。在750℃时效8h,γ'相直径约500A,时效32h后γ'相不仅粗大,且变成方形(见图6)。在800℃时效8h,γ'相直径约1000A.随时效温度升高,时间加长,合金品界上析出 针状相(见图7)。经电子衍射证明,针状相是密排六方的η相,图8所示为η相衍射花样。η相的析出促使合金硬度下降。



3. 7相析出溶解曲线
试样经1120℃保温24h后,再按表3方案进行热处理,用光学金相方法观察η相析出情况,并根据所得结果绘制η相析出C曲线(见图9)。此外,还采用H-800电子显微镜进行电子衍射以确定η相的性质。



γ'相和γ"相同时存在,共起强化作用。也有人认为5,合金中的强化相只是γ'相,没有γ"相。为了弄清合金中的时效强化相,在金属薄膜样品上进行了电子衍射分析。发现在选区衍射花样中只有γ'相的超点阵反射,在〔001〕,相晶带轴方向,γ'相反射发生在倒易空间中(100)、(110)和(210)等位置,没有发现γ"在倒易空间(1%0)的位置。用复型电镜也未观察到呈圆片状特征的γ"相。上述试验结果表明,Incoloy 903合金中的强化相确系γ/。
γ'相和γ"相同时存在,共起强化作用。也有人认为5,合金中的强化相只是γ'相,没有γ"相。为了弄清合金中的时效强化相,在金属薄膜样品上进行了电子衍射分析。发现在选区衍射花样中只有γ'相的超点阵反射,在〔001〕,相晶带轴方向,γ'相反射发生在倒易空间中(100)、(110)和(210)等位置,没有发现γ"在倒易空间(1%0)的位置。用复型电镜也未观察到呈圆片状特征的γ"相。上述试验结果表明,Incoloy 903合金中的强化相确系γ/。
2. η相在合金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铁基或镍基合金中,η相的析出会使合金的强度、塑性及其它性能降低 ,因此一般高温合金均避免在η相析出的温度下热处理、热加工和使用,但是对Incoloy 903来说,η相作为该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控制因素却是有利的1.据资料报道,Incoloy合金的固溶温度在高于γ'溶解温度、低于η相溶解温度时,才能获得最佳性能。若在高于η相溶解的温度下固溶,则合金的持久寿命和延伸率、高温拉伸塑性将急剧下降。
Incoloy 903合金中的η相是在热加工过程中析出的,而不是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η相存在于合金的晶界,起到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从而获得细晶粒组织。另外,由于η相的生成和长大,致使η相周围的基体贫Ni和Ti,强度降低,塑性提高,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弛豫现象,使持久塑性提高而改善缺口性能,由于Incoloy 903合金不含铬,具有应力加速晶界脆化敏感性,所以缺口持久性能降低。使合金晶界上存在一定量的η相,可起调节作用,改善缺口持久性能。但是,η相的形成必然要夺取γ'相的组成元素,使强化相γ'的析出量减少,强度降低。因此,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不宜在η相析出温度下停留时间过长.
五、结 论
1. 采用电子衍射分析确定Incoloy 903合金在时效处理后析出的强化相是γ'相,不存在γ"相。在690~720℃时效,析出的γ'颗粒细小弥散,直径小于300A,随时间的延长,变化很小。在750~800℃时效,析出的γ'直径约为500~1000A,随时间的延长,长大较快,且由球形向方形转变。
2. 用电子衍射方法证实,在Incoloy 903合金中存在η相,没有发现δ相。η相主要沿晶界析出,呈针状,η相也在晶内孪晶界和碳化物附近优先形核长大。η相析出的温度范围为700~900℃,析出峰值温度在850℃左右,溶解温度在920℃左右。
合金的固溶处理温度不同,η相的析出速度也不相同,固溶温度越高,Ⅱ相孕有期越长,析出速度也就越慢.
3. Incoloy 903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在850~880℃之间,在880℃以上固溶可获得完全再结晶组织,在850℃以下固溶可获得温加工组织。一次时效温度采用720℃保温gh,硬化效果最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