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河南女婿李白,河南老乡杜甫,这一对cp我磕了!

2023-07-12 15:59 作者:云书网  | 我要投稿


有人喜欢李白的浪漫潇洒,

也有人喜欢杜甫的沉郁顿挫,

关于两人谁是“诗坛一哥”的争论,

千年来都没有定论。

虽然后世经常有人为这两位争吵不休,

但是在杜甫的心中,

李白一直是他的偶像。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唐朝有位诗人

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雄奇而脱俗,

他,就是河南女婿李白。



当然李白的头号粉丝,

是河南老乡杜甫。

杜甫和李白相遇时,

杜甫32岁,李白43岁,

当时李白已经名扬天下,

而杜甫才刚在诗坛崭露头角。


第一次见面:744年,

杜甫在河南洛阳遇到了李白,

年龄和名声的差距,

并不能阻止李白和杜甫成为忘年交,

李白豪放,爱交朋友,

定不会拒绝这个满脸赤诚的年轻人。

在交杯换盏中,两人没了隔阂,

成了标准的“酒肉朋友”。


这次李白杜甫相遇喝酒

因为闹了一出

“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的宫廷热剧后,

李白被大明宫开了。


没了工作,

李白转而将心思转向修仙。

也许,

在和小杜同志喝酒聊天聊高了的时候,

他也说出了此意向——

要去一趟河南济源王屋山,

约了华盖君,上山采瑶草。



采瑶草?多么超然物外,

多么文艺小清新,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偶像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赠李白》



你看,你看,杜甫以前写诗,压根不提什么仙啊道啊,现在认识李白了,为了拉近与偶像之间的距离,立即恶补专业知识,连术语都学会用了。
重点是,同年的秋天他们又一次在河南商丘相遇了。


按照子美的说法“亦有梁宋游”,有过共同的寻访经历,二人关系相信已脱离“酒肉朋友”的浅薄状态,算是熟人了吧。
特别是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写道: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意思是两人睡觉盖一条被子,手牵手一起出游,这关系真个不一般啊!
第二年(公元745年)秋天,他俩又在山东兖州重逢。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不过这次,杜甫在记录见面过程时,用的词汇好像就不一样了。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看到没?“痛饮狂歌空度日”“为谁雄”。这语气,肯定不是夸吧!难道杜甫这么快就脱粉,不再钦慕李白了?
不过,转念一想,是不是只有好朋友之间,才会这样毫无顾忌地嘲笑、互黑?杜甫是发自内心地把李白当朋友,才会善意地规劝他。


其实,之前一起去修仙,并不是杜甫的真实状态,只因偶像喜欢,我也喜欢。熟悉杜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要求务实,要求上进的人,虽然一生也没折腾出啥。
他们两个人,刚刚好凑成理想青年和幻灭中年。杜甫比李白还要痴心绝对,一心想着“致君尧舜上,(也就是:我要当帝师,把玄宗大大辅佐成像尧舜一样的明君)再使风俗淳然而,当时的李白已经是过来人,多了几分放荡不羁,在他看来:“尧舜之事不足惊”。道不同,人生志向不同,如此而已。


杜甫一生,为李白写下二十余首诗歌,可李白返赠仅三篇,其中一首是《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当李白遇到比自己小11岁的杜甫,他仿佛跟那个年少的自己重逢。该说什么呢?能说什么呢?寥落失意中年人,跟后辈青年一起看山看水,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年长的那一位,只能回应这么多。“思君浩荡”,这已经是李白所能回馈的最高规格。


虽然自那三次相见,杜甫之于李白,余生都处于“长相忆”的状态。可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么?有些人,你只认识了几天,却好像认识了一辈子。而有些人,认识了一辈子,却好像只认识了几天 。而李白和杜甫是前者。

可以说,如果没有杜甫的这些诗,李白在后世的眼中,形象不会那么清晰,那么鲜明,那么呼之欲出。杜甫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全方位无死角地为我们拍下了李白各个侧面的经典剪影……



河南女婿李白,河南老乡杜甫,这一对cp我磕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