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正片2:许劭知名
“晚生尝闻桥公荐丞相于许劭处,许劭作何评价?”桥玄对曹操十分欣赏,让曹操去见许劭,许劭给曹操的评语,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样的评语也能让曹操出名吗?我挺好奇,问曹操如何看待这段评语。
《世语》: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
《异同杂语》: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所言极是。吾见许子将,问曰:‘吾何如?’子将答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吾闻之,大笑不已,子将善识人,吾已知矣,此其一也,得子将一语,如入天堂,由是大笑。”曹操说他见到许劭后许劭给了他极高的赞誉,让他得到了出道的机会。
《后汉书·许劭传》: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本初尝谓我曰:‘吾昔日归乡,甚是喧嚣,后撤之。’吾问曰:‘何故如此?’本初答曰:‘恐子将非我也!’我由是敬重。”曹操补充了他的好兄弟袁绍怕许劭非议,轻车简从回到家乡的故事。
《后汉书·许劭传》: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司马建公荐丞相为洛阳北都尉,丞相作何感想?”这个记载裴松之否定了真实性,但补充说明,现有证据不足以充分证明这则史料的真实性。
《曹瞒传》: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司马防)所举。
裴松之:臣松之案司马彪序传,建公不为右丞,疑此不然,而王隐晋书云赵王篡位,欲尊祖为帝,博士马平议称京兆府君昔举魏武帝为北部尉,贼不犯界,如此则为有徵(征)。
“然也,吾昔日问曰:‘吾今日可为洛阳北都尉乎?’建公答曰:‘昔日荐举王时,可为也。’吾欢欣不已。”曹操对司马防这句回答十分满意。
《曹瞒传》: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適可作尉耳。"王大笑。
“丞相如何作为,以迎司马建公之举荐?”我想继续听故事。
“吾设五色棒,凡犯禁者,皆棒打之。蹇硕叔夜行,吾见之,棒打,由是无人不服我。”曹操这话奠定了他的治国理念,以法治国。
《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善哉!”东汉已到了末路,曹操也试过救助,但失败了,转向了另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