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所赖,唯气与血”教你3招夏季养“心”!清心火、活心血、强心气 ……
大家好,我是金小花。
夏季已过半,气温也逐渐上升,根据过往的经验,可能会有伙伴一到夏天就容易出现上火、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问题。主要还是“心火旺盛”导致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养“心”。

一、为什么夏季建议养“心”?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里面最大的官,心主一身大阳,夏季阳气最盛,因此是养护心阳的最好时机。具体从哪几方面养心呢?
1、养心阴
夏季暑热炙烤,出汗多,再加上现代人压力大,多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一些人爱吃辛辣刺激食物,导致心火旺盛,损耗心阴,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失眠、心慌心跳、舌红、脉细数等等。
养心阴需要“清心火,宁心神”,建议食用滋阴清热的食物,如麦冬、百合、铁皮石斛、玉竹、天冬等,煮水或者泡水饮用,均可滋养心阴。

2、补心气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毛细血管张开,血液流量大,再加上夏天出汗多,气随汗脱,此时会导致心气不足,心脏的力量受到影响,常会出现心悸、头晕、气短等症状。
3、滋心血
心血是心功能表达的物质基础,可供养心体,充养心脉。如心血不足,人的五脏失于濡养,则出现头昏脑涨、乏力疲倦、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脉细而弱。
滋心血可以适当选择桂圆肉、枸杞、红枣、樱桃等。
所以,想要夏季养好心、预防各种上火问题,就要从养心阴、补心气、滋心血这三方面出发。

二、夏季养心注意事项
1、晚睡早起,安排午休
进入夏季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睡眠方面应相对“ 晚睡早起”,建议夜间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起床后可以梳头、搓手、搓腰背5分钟,可以很好的激发体内阳气。
另外尽量安排午休,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人群,午休时间在30-60分钟内比较合适,时间不宜过长,因为会影响阳气升发。

2、适量运动
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 为心之液,需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补充温水,补充体液;要选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跟运动时间,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3、饮食建议
(1)多选择酸性食物:
蛋白质类:鱼、鸡、瘦肉、鸭肉等;
主食类:南瓜、小米、玉米、豆类等;
蔬菜类:圆白菜、西红柿、茄子、冬瓜、芹菜、芦笋等;
水果类:枇杷、杨梅、香瓜、桃等。

(2)忌饮过多冰冻饮品
夏天喝太多冷饮不仅容易导致湿气加重,也会刺激肠胃,导致腹痛、腹泻等胃肠问题,因此建议少喝或者不喝。

4、食疗推荐
(1)百合莲子羹
材料:莲子15克,百合10克。
做法:先将莲子、百合洗净用冷水泡30分钟,然后放入炖盅,先用武火炖20分钟后改为文火续炖40分钟后关火,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可在午餐当主食食用。

(2)枣仁宁心汤
材料:酸枣仁6g、白茯苓6g、桂圆肉3粒、生姜1片、红枣2枚、陈皮1g、猪瘦肉100g。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一起放入高压锅煮20-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精瘦肉的脂肪比较少,可以吃肉喝汤,可安排在午餐、晚餐食用。
功效:养血补虚、宁心安神。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帮你补气,补血,补心,补脾,让你身强体壮,气色好。
益气养血口服液,13味地道中药材合成,可以补全身的元气,益气养血,滋养我们的器官,濡养我们的经络,让我们的脏腑器官可以正常地发挥功能。
人参、黄芪、党参、麦冬、当归、白术、地黄、制何首乌、五味子、陈皮、地骨皮、鹿茸、淫羊藿都是滋补气血的上好中药材。

以上就是金小花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你学会了吗?关注我,健康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