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面楚歌后才上门道歉,强行涨续订费,知网到底在搞什么幺蛾子

2022-05-19 18:25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天临四年,知网被查。”

最近正值各大高校毕业生论文查重的好时候,每年的这个节骨眼儿,都是演员翟天临收获新一波黑粉的时候。别人的黑粉是一批一批的,只有翟天临的黑粉是一届一届的。

2019年2月8日,名声正盛的翟天临刚刚喜获博士学位,谁承想,在这天的直播中,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让他与网友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此后各大高校针对论文查重环节设置了重重关卡,大幅度提高查重标准,让广大毕业们生苦不堪言,因此,每年六月对翟天临的怒骂,也便成了毕业生们的保留节目。

然而,翟天临大概做梦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能看到对他来说有如前世冤家的知网吃瘪,甚至对于知网的遭遇,网友们堪称弹冠相庆,欢喜到如同过年。

有人调侃道:“‘知网是个什么东西’!翟天临当年最大的失误,大概是用错了语气。”

那么,知网到底做了什么激起民愤的事情,才能使得自己的名声臭到如此地步呢?

真要弄清这个问题,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知网是学术圈公认的论文最全、体量最大的学术性网站。可以说,包括很多学术大牛在内的人士,知网是做学术必不可少的一个存在。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知网其实是一家私营企业,全称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为外国法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其经营目标是在数字出版、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领域成为世界一流的资源、技术供应商和知识服务企业。

按理说,这样的网站造福学术界,本该得到知识分子的交口称赞。然而,最近几年的新闻中,却不乏有关知网的负面消息。

2021年,随着赵德馨教授状告知网赢得70余万赔偿的消息传出,知网的口碑坏到无以复加。充斥全网的,是对知网的讨伐与谩骂。

事实上,对知网的不满早在之前几年中就暗暗蓄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网走到如今这一步,其实早有迹可循。

如今的不少谩骂中,知网被冠以“流氓”、“无耻”的前缀,这让不知情者感到惊讶万分,但对于经常使用知网的群体来说,这个形容却意外的贴切。

有学子现身说法解释道,在知网,不管是作者亦或者下载论文的人,使用网站的体验都不甚好。

作为作者,在知网上传一篇文章,仅能拿到100元的酬劳,而读者每下载一篇论文,就需要向知网支付7元,如果下载的是博士论文,则需要25元。

以知网用户的体量,仅仅是这一个规则,已经能为其带来不小的收益。

但这还不算完,每个用户想要下载论文,必须先向账户充值50元人民币,无论你是只想下载一篇还是下载一百篇,区别只在于后者需要继续充值,这无疑拉高了知网的下载门槛。

此外,知网的查重费用更是世人皆知的高,很多毕业生在千辛万苦写完论文之后,每查一次重,都要花费几百元,如果查重率不符合要求,那么学生们就得面临数次查重,费用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难怪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天下苦知网久矣”。

促使知网如此作为,并使它有恃无恐的,无非是它占据学术性网站的垄断地位,可难道说,就因为这一点,国内高校师生以及学术群体就逆来顺受吗?

当然不全是。

由于知网的费用高到离谱,所以一度引发了部分高校的不满,甚至有高校一怒之下停用了知网。

这里解释一下,很多高校为了方便学校师生使用知网查找资料,会以学校名义向知网交钱,这样,在校园网的范围内,师生们是可以免费使用知网的。

在众多弃用知网的高校中,武汉理工大学的声明最为出圈,也最让学生群体感到解气。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发表声明,称由于近些年知网收费的涨幅已经引起了众多高校的公愤,学校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为了维护广大学子们的利益,与知网方面进行了一场堪称艰难的谈判。

最终,武汉理工大学与知网的谈判以失败告终,并决定与知网停止合作。

武汉理工大学的做法完全值得理解,据校方称,近些年CNKI公司(知网)对他们的报价涨幅每年都在10%以上,特别是在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的涨幅更是达到了132.86%。

不止是武汉理工大学一家起来反抗,除它之外,南京师范大学、集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等高校均发表过类似的通知。

有资料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涨幅过高。

有媒体注意到,4月14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官网发布了一则试用开通2022年万方数据库的通知。

就连中科院都受不了知网的涨价了吗?

事实确实如此。

在网传版本中,有一则邮件内容曝光于外。邮件中说到,多年来,知网已经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不但价格连连上涨,甚至在中科院与其多次交涉后,依旧固执已见维持近千万的续订费用,此外其他的条件也相当苛刻。

这则邮件的真实性在媒体求证中科院后被证实属实。但中科院同时也表示,很多高校虽然几年间不断表达了自己对价格的抗议,但大多数都在抗议过后无奈接受了知网的高价,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在当时轰轰烈烈发表通知的一个月后,该校为了保证师生的使用权益,不得已继续续订了知网。

这是知网如今在学术网站中拥有的垄断地位所造成的。

知网不仅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远超维普、万方等学术性网站,此外还在独家刊物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据悉,知网拥有的独家刊远超1330种,在其他平台上获取的可能性也不大。

总而言之,知网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以及其资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功能,目前在其他数据库很难实现。

自身能力出众,加上占据垄断地位,知网在定价方面堪称有恃无恐,这让很多学术界人士敢怒不敢言,即便敢言,往往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后续。

2021年,赵德馨教授的维权成功,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

这位醉心学术的老教授,在知网下载自己的著作时被强制收费,与平台协商表示自己是作者,想要享受属于自己的知识成果权,随后被无情拒绝。

知识分子的自尊心,让赵德馨教授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他一怒之下将知网告上了法庭,经过几年的拉扯,最终以知网赔偿其共计70余万元为结束。

但赵德馨教授虽然赢得了官司,自己却也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胜利。原因是自己写下的百余篇论文全部在知网下架,作为一个研究学术的学者,论文就是自己的全部心血,将它们全部在网上抹杀,等于将优秀演员的获奖作品全部雪藏,杀伤力实在是极大。

不满足于这一结果的赵教授,表示自己要继续状告知网。年纪一大把的他,自称此举目的并不是钱财,而是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

5月13日,在知网因垄断而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传出后不久,知网向赵德馨夫妇登门道歉的消息随之登上热搜。

知网表示,网站将会重新上架他与妻子周秀鸾的论文作品。

挨打后才知道立正,知网这一波操作并没有为其赢得什么同情,反而让大家有一种痛打恶犬成功的爽感。毕竟,在赵德馨教授没有状告成功之前,知网的嘴脸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网站,知网每年的收益是相当巨大的。

以2020年一年为例,仅这一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就达到了11.68亿元,毛利率高达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毛利率达51.30%。

对此,知网内部人员则表示,知网方面并没有漫天要价,主要是因为收录的文献多了,价格自然就有所上浮。然而,这样的理由并不能说服众人。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认为,知网的优势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此外,它还买断了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资源。

在一个领域内独大,很容易走上垄断的道路。莫说是知识领域的垄断,即便在任何一个领域,垄断所带来的危害始终是弊大于利的。

中国知网如果没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断涨价,有可能会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事实上,当知网不与赵德馨教授商量就任意下架对方作品,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结语:

纵观万千师生们对知网的痛斥,不难看出,人们厌恶的其实是知网作为一个知识学术网站,手握众多珍贵资源却在规则上不干人事,苛刻定价,有恃无恐。

实在是有违其公益性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定位。这也从反面证明,大家是承认知网在数据收集反面的能力的。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网站,到底应当怎么样处理它呢?目前官方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知网这样的垄断之风,势必要被整改整改了。


作者:黑猫



四面楚歌后才上门道歉,强行涨续订费,知网到底在搞什么幺蛾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