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蒸汽动力确实“难伺候”,但并不代表全面落后!


中国过去的水面大型战舰大多数师承前苏联,以蒸汽动力为主,比如051系列。到了112舰和113舰才首次接触现代舰用燃气轮机。此后在引进加自我改良的GT25000成熟后,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052C、D和055。但是目前中国海军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蒸汽动力驱逐舰,而且还有相当是主力,比如4艘进口的现代级和自产的167、115和116舰,被军迷戏称为“全蒸七子”,都还是主力舰,另外还有几艘051正在退役。
很多人建议051退役后可以给海警,可是海警宁愿要退役的柴油动力的053也不愿意要蒸汽动力的051。原因很简单,051的蒸汽动力“太难伺候”,海警也缺乏专门操作蒸汽动力的专业轮机人才。在国外也一样,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海军都来抢我们退役的053,却没有一个国家来抢051。这些现象,难道都说明蒸汽锅炉加蒸汽轮机的动力系统,已经完全落后时代了吗?

船舶蒸汽动力早就是很成熟的技术,一百年前的战列舰都用上了,今天中国的蒸汽动力也基本做到了极致,辽宁号用的就是自产的锅炉、汽轮机和变速箱都是很成熟的产品,航母动力包和电厂动力核心区别并不大,100万千瓦级蒸汽电力机组技术,我们在全球领先。
船舶蒸汽动力缺点是体积重量大,而且升功率稍慢,需要热机,简单说烧锅炉产生更多蒸汽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而燃气轮机加油门功率就立即升上来了。蒸汽动力的现代级驱逐舰从完全冷机到开动,需要半小时热机才能出海,理论上会耽误战机,但实际不会,因为战争期间,舰船锅炉是随时热的。蒸汽动力在舰船上使用100多年来,还从来没出现过耽误战机的战例。
蒸汽动力也有优势:马力很大,热效率远高于燃气机组,低速怠速性能好,相对更节油,全燃动力怠速下油耗极大,蒸汽系统一旦机器热起来,跑的比燃气动力还快。二战期间的战列舰的马力就已经很大了,有二十万马力,快接近现代的航母。用蒸汽的老051C驱逐舰能跑到39节,而燃气轮机的新052D几乎不可能跑出这个速度。

蒸汽动力马力大,对航母这么大的船来说,不是劣势而是优势。蒸汽动力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是可以产生大量的冷凝置换纯水,也正好适合航母这种需要大量淡水而且人员密集生活的船舶。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动力系统的区别,只是把常规航母的烧重油的锅炉换成核反应堆,动力包的其他部分,包括蒸汽轮机和冷却系统,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我国的航母,从辽宁号到002都是常规蒸汽动力。以后的003、004无论是核还是常,都仍然和蒸汽动力有关。用超大型燃气动力来推动航母?只有英国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国家在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