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11钛合金材质
TC11钛合金介绍
TC11钛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α+β)型双相钛合金,名义成分为Ti-6.5Al-3.5Mo-1.5Zr0.3Si,属于高铝当量马氏体型合金。该合金具有耐热性和低温性能好、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和国防等尖端领域。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金属材料的硬度与强度、塑性和韧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也越高,而塑性和韧性较差;相反,硬度越低,强度也越低,而塑性和韧性较高。此外,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大多属于破坏性试验,如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及冲击试验等,而测量硬度的压痕试验可以很大限度地减小对设备的损伤,且硬度也能很好地反映材料在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及加工工艺上的差异,这为基于硬度表征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了可能。
固溶时间对TC11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当TC11钛合金在相变点以下加热时,固溶温度对初生等轴 α 相的含量和分布有显著影响。 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等轴 α 相的含量增多。 当固溶温度接近相变点时,初生等轴 α 相的含量迅速减少。随着固溶温度的继续升高,显微组织变成以 β 相为基体,含有少量次生 α 相和部分针状马氏体的组织。当固溶温度为950℃ 时,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晶界 α 相生长,片状 α 相转变为块状 α 相与等轴 α 相混合的组织。 当固溶温度到达980℃ 时,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TC11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变化不明显,只是固溶温度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起着影响作用。
固溶处理对TC11钛合金硬度的影响
在固溶温度为950℃,固溶时间为120min时,显微组织由大部分的等轴α相、小部分细小的片状α相和粗大的块状α相以及少部分的β相组成,此时所测得的硬度值最高,TC11钛合金在该热处理制度下的综合性能也相对较好。当固溶时间一定时,TC11钛合金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下降然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