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的一个框架
纯私人的想法~

蓝色的线是《逍遥游》
黄色的线是《齐物论》
红色的线是《养生主》
红圈是《人间世》
橙圈是《德充符》
紫圈是《大宗师》
黑圈是《应帝王》
《逍遥游》讲了个基本的“使用”思路,辩证思路……类似“阴阳”的那个概念!
《齐物论》类似《逍遥游》,不过它俩有些区别,这里面加了一个东西就是“范畴”。
前者在强调“对立整体”间的关系,后者强调整体内部的不同模块(范畴)之间的关系。
《养生主》遵循的原则、方向、态度……
这三部分属于“从阴到阳”、“从物养心”…的一个过程!
其实是从《逍遥游》里面往“心”里去学那个思路!
《人间世》讲了人(心),所谓的“心斋”原则!
这是一个很重要原则,也是很重要的过渡心态,就是你“从物养心”的过程不可避免的被外界“物质”所干扰!这里在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德充符》也在讲上面的问题,角度进行了个拓展,证明给你看。
《大宗师》接近“成型”了,更多的讲了“人”这个整体的问题。
《应帝王》理解了,学会了前面所有该如何做~
至于那些连线,是可以相互呼应的。
比如《大宗师》跟《逍遥游》前者用了后者的思路去比对着讲的。
也就是你理解了《逍遥游》以后,换个层面你可以理解《大宗师》…
问题在于怎么切换层面,这是《齐物论》里面的东西。
其他的同理。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