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散文:喝酒的故事

2023-05-02 08:51 作者:reshinedl  | 我要投稿

作者:国红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三年疫情后的第一个五一长假,旅游人次创造了十几年来的高峰。据说达到3个亿!占我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还要多。这对于经济复苏当然是可喜的事,但我一向反其道而行之。从大学开始,我逢年过节都不回家,而是避开春运等高峰期,留守本地享受清净。我父母也是非常开明,不忍我受舟车劳顿之苦,更担心一些流感咳嗽的传染病。我妈在世时就常说,“人多别去凑热闹。”所以今年也不例外,仍然是小区周边游,既没爬山,也没看海,连公交车都省了。

       不仅如此,今年过节也没有喝酒。也有自斟自饮的冲动,但最多喝杯咖啡解馋。虽然朋友送的很多,家里白酒红酒屯了好几箱,但我都纹丝没动。毕竟岁月不饶人,中年以后再没有那些放纵了。每每回忆起从前喝酒的故事,难免感叹:年轻真好!可以随时尽情挥洒藏不住的荷尔蒙。

       话说偶也是“老酒鬼”了,喝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又是老疙瘩,上面有三个哥哥。所以从小就三千宠爱集一身。用我大嫂的话说:“你小时候吃的穿的都比一般孩子好很多。”小孩子的视野有限,这个我倒没觉得。印象最深的,是我有三个布娃娃,还有大哥给买的小熊等,很多的玩具。当然最多的是书,我的小人书装了好几个大纸箱,都装不下。那些绝版的连环画,如果保留到现在,肯定价值连城。我三岁时开始画画,父亲就为我量身定做了一个带抽屉的学习桌,装满了水彩蜡笔等各种文具。

      那时候,还没有现在那么多饮料,果子露就是唯一了。三哥经常给我买果子露喝,酸酸甜甜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不过瘾,偶尔会溜进厨房,拿起老陈醋的瓶子,猛喝几口。有一次,竟然喝醉了,因为我把大半瓶醋都喝了。

      而我正式出道喝酒,是从初中开始的。上初中时,我们搬家到邻县了,家里开了饭店。可能是有点水土不服,也可能是青春潜伏期。我闹了胃病,也吃了一阵子中药。后来我每天喝啤酒,经常吃雪糕,胃病竟然彻底好了!

      当时爸爸每天都给我一些零花钱,小孩儿也不懂得买啥,只知道喝汽水吃冰棍。后来感觉汽水不够劲,就开始喝啤酒。我经常趁着没人,自己到后院车库,拎一瓶啤酒,一口气吹干。我喝酒比较干脆,不就菜,也不用零食。父母忙于生意,加上对我延续着童年时期的宠溺,也就没有人管我喝酒的事了。偶尔,我也会煞有其事地,学着顾客那样背着手,站在吧台前点菜:“给我来个苜蓿瓜片。”

      “来了,您内——”这时服务员和厨师就会学着京腔,一边大声答应着,一边去给我炒菜。但我这个少东家,还是不敢明目张胆地坐在餐桌前喝酒。毕竟大家都没有见过,那么小的孩子喝酒,尤其是个女孩。于是我喝酒成了公开的秘密。家里和伙计们都知道,但顺其自然,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我的好酒量就这样,从13岁开始锻炼出来了,一直喝到销售总监。在那个酒量就是销量的年代,不会喝酒就做不了销售。从我在机床厂做售前技术支持开始,喝酒就成了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时正是数控机床的黄金时代,我们的机床更是供不应求。甚至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扛着装满现金的钱袋子,连夜在厂门口排队,等着买机床和提货。而我们售前的工作,自然少不了陪客户喝酒。我和同事们经常从中午喝到半夜,有时候还要转战到歌厅,继续喝,继续唱。我年轻时酒量是真的好,号称千杯不醉。

       再后来,我跳槽去了外企,酒量仍然是重要的KPI。那个面试至今记忆犹新。三轮英文面试,我都顺利通过了。最后老总又用母语给我出题:“你酒量怎么样?能喝多少?”

       我胸有成竹地说,“我酒量很好啊,从来没醉过!”于是我就成了世界五百强外企的区域经理。期间还发生过很多喝酒有关的趣事。一次在上海开会,晚宴时,来自德国的老外技术经理提议:咱们比赛喝啤酒吧。如果我赢了,你们每个人都要给我一百元RMB。果然,一桌子十几个男同胞都惨败,大家愿赌服输,乖乖地把钱掏出来给了老外。老外正在洋洋得意,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穆桂英。借着酒劲儿,我挺身而出了。我说:“I have an idea, if I can drank up this bottle of bear, you should give back all their money!”

      “OK, good idea.”老外亢奋起来,大家也非常激动,都等着看美女喝酒的表演了。我站起来,熟练地拿起一瓶德国黑啤酒,一饮而尽。然后把空瓶子朝下,示意大家看好,果然一滴未剩!

       然后举座皆惊,拍手称快,一片叫好。在同胞们的欢呼声中,老外心甘情愿地把钞票退回给每个人。我又乘胜追击,邀请老外再PK一次,看我俩谁吹瓶更快。这时老外却怂了,连连举手投降说,“Give up ,give up.”高大威猛的德国佬,就这样败给了一个娇小玲珑的中国女人。很快,我力拔山河、挽狂澜于既倒的故事,就在整个集团传开了。那以后,我每次和经销商一起出去拜访客户,做技术交流会,他们更要请我多喝几杯了。当然,我在他们心目中,是史上最敬业的区域经理,喝酒只是一个加分项。

      到上海做销售总监,以及后来我自己创业后,喝酒反而少了很多。一来大家开始注重养生了,二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崛起,工业品营销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我已经基本戒酒了。甚至创业十周年那天,我也没有开瓶红酒庆祝一下,只是自己炒了几个菜,炖了鱼,吃了打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创业是一场寂寞的长跑,亦是一场修行,当然没有喝酒那么痛快,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初离开外企那天,我回头望了一眼曾经工作过的全市最好的写字楼,暗自下决心,希望以后能够亲手缔造一个世界五百强。这个梦想确实太大了,我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而已,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把酒言欢的时刻。

      又是一年的五一,你以为还是春天,但今年已经过去一半了。假期很多朋友问候,好奇我这个“文艺女青年”在干嘛?我不旅游,不喝酒,在家读书写字,做直播。这也是另外一种放松,更适合中老年吧。好汉不提当年勇,年轻时我也曾经好几次,参加青岛啤酒等品牌举办的喝酒挑战赛,并且夺得冠军。疫情期间养成了好习惯,不聚集。现在不喝酒,也很好。假期在家休息是最好的放松,回忆喝酒的故事,甚至比喝酒更有意思。

 


散文:喝酒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