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读完全部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一日一题】一月七日
一月七日:《氓》到底是弃妇诗,还是弃夫诗? 《氓》是《卫风》中的一首诗,传统的说法是它讽刺在宣公的时候,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相互引诱而私奔,不顾礼义。而等到年老色衰,又互相抛弃,以至于丧失配偶后困顿后悔,自责而述其事。我们现在对诗的具体创作年代暂且不论,对于诗本身内容的理解有两种较大的差异,即诗歌到底是弃妇诗还是弃夫诗呢? 其诗如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读这种诗歌就好像读小说一样,诗人将自己的婚姻遭遇娓娓道来。有经过,有教训,有反思,好像这位不幸的诗人就在我们面前。有热烈时的相思,有婚后的辛劳,有被遗弃的悔恨,但诗人并没有痛苦。最后一节诗人回忆恋爱过程,叙述婚后遭遇,诉说对以前生活的留恋,而抱着也就罢了的态度,表现了诗人坚强的品格。一般来说,人们理解它是弃妇诗,但有人根据诗中最后两节来说明这是弃夫诗。诚然,诗中体现的决绝与义无反顾,完全没有被人遗弃的痛苦与无助,好像是女诗人对其丈夫的不满。但从整首诗来看,其中所表现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与无奈也是很明显的,弃妇诗还是比较正确的。 每日诗歌拓展: 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 ①一作《汉江临泛》。汉江:汉水。 ②楚塞:古代楚国的地界。 ③三湘:一种说法是湘水和漓水为湘漓,合蒸水为蒸湘,和湘水为潇湘,合称三湘;另一种说法则是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在古典诗文当中三湘一般泛指今天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④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彼此相通。 【解析】 首联从大处着笔,气势非凡,将相隔千里之画面纳入一览,勾勒出汉江波澜壮阔的景象,为整首诗奠定雄壮的基调。颔联写光水色,做为画的远景。颈联“浮”与“动”二字画龙点睛。尾联言尽襄阳美好风光,欲留与山翁共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