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园造城,自我生长 | 深圳富通海智科技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圳已经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城市发展的进程伴随的是城市的不断扩张升级,原有的城市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发展需求,稀缺的土地资源催生了许多城市更新,深圳富通海智科技园原址厂区就是其中之一。

项目用地属于深圳市新光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场地内原本仅有两栋单层厂房及宿舍,建于20世纪80年代。显然,在深圳城市用地如此紧张的今天,场地更新已经迫在眉睫。

产业园区三问三答
“如何突破传统和城市割裂的模式,创造出高效的和城市有机结合的产业园区?”
“相比传统的平面规划思路,立体的规划结构可以产生什么样的实质效应和空间体验?”
“如何以简洁有效的手段创造城市标识性?”
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和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前城后园”的规划理念兼顾了城市开放性和内部私密性的使用需求;统一而有微妙差别的建筑形体满足了内部功能多样性的诉求,也创造了丰富的立体庭院;L形咬合的立面处理手法让建筑体量虚实呼应,形成独特而统一的城市形象。

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下李朗片区,总用地面积37581平方米,计容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是集研发厂房、宿舍、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两栋保留的宿舍楼位于场地的西南角,这使得可建设用地进一步收缩,容积率进一步提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场地建设满足使用功能及规模的新建筑,又不显得场地太拥挤,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前城后园,城园相融
项目原状唯一的出入口位于东北侧布澜路,整个场地两边有大高差,在复杂情况下的高容积率产业园既要疏导人流,又要营造空间。因此在设计之初,团队在充分尊重基地现状的基础上,从主入口方向创造一条轴线,前部空间融入城市,后部空间形成自己的私密花园。
通过对场地高差及出入口的梳理,设计将整体场地抬升,设置双首层,结合空间格局,引入“前城后园”理念。


场地只有一侧临近城市主界面,“前城后园”即以院落为载体,规划为前后两个主要空间。前面院落更具城市开放属性,设置公共活动空间。内部院落更具私密庭院属性,尺度舒缓,绿意盎然。




多层平台,生态绿色
设计独具匠心之处在于降低部分建筑高度,消减体量,设置“空中花园”“屋顶花园”。结合抬高的“前城后园”,形成多层级的生态绿色平台,创造引人入胜的休憩社交活动空间。


微缩城市,群组地标
规划以L形平面围合空间,建筑以L形体量群组建筑,立面以两种不同的语言来呼应L形。从规划、体量、立面,形成延续性的设计逻辑,创造一个立体的微缩城市,具有整体性和秩序感的群组地标。



整个园区建筑外立面由金属铝板与玻璃幕墙结合构成。每栋楼两个L形体量组合,其中一个以整齐划一的金属网格幕墙包裹建筑,强化了建筑体量的雕塑感。另一个则以通透的玻璃幕墙覆盖,突出轻盈感,两种语言创造出丰富的立面肌理。


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项目已顺利竣工投入使用。这仅仅是一切的开始,园区还将自我生长完善,承载着里面工作和生活的来来往往。而这将是超过设计师想象的生活场所,也是规划留出的骨架生长出的产城空间。
设计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 广东 深圳
建筑面积 | 220,829.22平方米
建成时间 | 2022年
项目业主 | 富通地产、深圳市新光联合制药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 佘赟
项目经理 | 吴锦彬
方案团队 | 王舒雯、叶晓权、尹娟、关欣钊
施工图设计 | 北京世纪中天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 | CBS中筑幕墙、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 | ACF、吴锦彬

编辑 | 张彩琦
视觉 | 关俊贤
统筹 | 李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