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徐晓光:磨曲对岸飘来的羊肉香

2023-04-07 09:08 作者:青海人民出版社  | 我要投稿

文/徐晓光

       7月23日,昨天一夜风未停。由于没有炉子,喝热茶已经成为奢望,我们都开始喝前天灌的泉水,一路小心喝,仍有半壶。

        8点30分开漂。一路划来,进入网状水系甚是头晕,在一个叫“迷魂汤”的地方(大家随口取的名字)转了一个下午,景色单调重复,我们以两侧的山为参照,不断划桨,却发现没有走多远。水浅,推船次数增多,冷水浸骨,寒气逼人,衣裤皆湿,双脚裂口如针扎,如果此时有双干鞋穿,那肯定就是我幸福的金马车来了。我们靠两块巧克力、两颗大白兔奶糖支撑到19点靠岸。

       登陆后我们四处观望,希望能发现接应组,按既定计划,接应组3天前就应该到达这里,如果在这里接应不上,我们还将继续漂流10天左右到曲麻莱会合。远处有几个白色的小点,用望远镜轮番观察,发现是牧民的房子,但没有发现一个人影。我们放鞭炮、燃焰火,摇旗呐喊,一时寂静的高原变得有些怪异的喧嚣,但待一切声音落定,高原仍是寂寥一片。

       晚上8点左右,我不甘心,用望远镜向通天河下游烟瘴挂峡谷的洼地再次扫描,发现有物体在反光,细看好像是汽车的模样,随后我把望远镜交给税晓洁核实,税晓洁大喊:是他们!随后率刘砚不顾缺氧和疲惫,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洼地奔去。

在烟瘴挂峡口与接应组隔着沼泽不能会合


       一小时后,税晓洁用对讲机传来确认无疑的消息。在那里等候了几天的接应组兄弟兴奋地开车向我们登陆地开来,谁知遇到一片无法逾越的沼泽,真是相见不能相逢,只好败兴地返回原地。

       又一个小时后,税晓洁独自返回,小刘被留宿在接应组的帐篷里。税晓洁回来戏说,他们那边有羊肉汤,估计这几天群众关系搞得不错,不像我等有一顿没一顿的。

       沼泽对面的八爷他们正煮着香喷喷的羊肉,这边杨勇仍在捡牛粪准备晚饭,酷爱羊肉的杨勇不时抬头望着八爷营帐上空的袅袅炊烟,咽下不时涌上舌尖的唾液。

        7月24日,我再次被牙疼折磨通宵,止痛药、碘酒用尽,只好以盐水含漱缓解。

        8点起床,磨曲阳光灿烂,两个帐篷里仍然是鼾声一片,大家太累了。

       10点20分开漂,11点05分登陆,我们绕开那片沼泽地,在磨曲与通天河交汇的地方,在壮丽的烟瘴挂峡谷前,我们和接应组会合了。这也是漂流以来时间和距离最短的一次漂流。

会合于磨曲


       接应组“痛陈”了这几天的遭遇,17号那天,接应组在向导的带领下拐入山中向江边进发,准备接应漂流组。两台车在互救中却同时陷入沼泽地不能动弹,他们自救了两天仍不能脱困。第二天晚上杨八爷点燃了求救的烟火,仿佛是神明的召唤,20里外的白玛泽民居然看见了烟火。

       第二天早上,他骑着一辆摩托车来到了现场,虽然语言不通,但他还是很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他转身回家,叫来了女婿,驮着家里的门板,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在第三天将两台车给救了出来。接应组的李国平执意要给白玛一百元的门板损坏费,白玛很不高兴,把钱扔了回来,脸一板,伸出了五根指头说:“要给就给五万。”呵!这个白玛,简直是活菩萨下凡。

       上午,白玛骑着摩托车来了。他是一个瘦削的汉子,不大会说汉话,言语也不多。他看上了杨勇的望远镜,非常喜欢。杨勇顺手就送给了他,白玛很高兴,他把望远镜举起来眺望远方,在草地上走来走去,像将军一样得意。

       挂着望远镜的白玛骑着摩托车走了,过了一会他女婿又骑着摩托车来了,车座后面是两个孩子,后边驮着一袋干牛粪,还有一条新鲜的羊腿,酷爱羊肉的杨勇大喜过望,就在草原抓了几把野蒜来了个爆炒羊肉,立时香飘满天。

白玛泽民带来了热水、羊腿

       下午,杨勇带着刘砚和设备一行划船到对岸烟瘴挂峡谷拍摄沙丘,夕阳下,烟瘴挂的沙丘如金色的波浪,又像一片凝固的大海。

                                                                       摘自《大江源记》

青海人民出版社




徐晓光:磨曲对岸飘来的羊肉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