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资治通鉴》
请君入瓮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原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兴惶恐,叩头伏罪。 法当死,太后原之。 二月,流兴岭南。 在道,为仇家所杀。 【今译】 (唐朝武则天时,大臣周兴和来俊臣都是有名的酷吏,他们惯用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逼人招供,用刑都十分残酷,使许多人屈打成招,含冤而死。) 后来,有人告发文昌右丞周兴和丘神勣两人勾结谋反,太后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去审问(鞫:审讯、查问)。 来俊臣假意宴请周兴,和他正在推究案情(俊臣与兴方推事,推事:推究事理),对坐着吃饭(对食)。 来俊臣问周兴犯人不招供怎么办,说:“犯人多不肯承认罪状,该用什么方法呢?” 周兴回答说:“这很容易(此甚易耳)!拿个大缸(取大瓮,翁:一种陶制的容器),用炭火在大缸的周围烧烤(以炭四周炙之),命令犯人进到大缸里面去(令囚入中),什么事他还敢不承认呢(何事不承)?” 来俊臣就要了一个大缸(俊臣乃索大瓮),按周兴的办法(如兴法),用火围绕着在大缸的周围(火围),把大缸烧得滚烫。 于是来俊臣站起来(因起),对周兴说(谓兴曰):“有皇宫内下来的文件(有内状),有状子告发你,要我审问老兄(推兄),请老兄自己进入缸内(请兄入此瓮)吧!” 周兴一见非常惶恐,吓得跪在地上,叩头认罪(叩头伏罪)。 依法应当判处周兴死刑(法当死),武则天宽恕了他(太后原之)。 二月,把周兴流放到岭南去(流兴岭南)。 在流放的路上(在道),周兴被仇人杀害了(为仇家所杀)。 【赏析】 “请君入瓮”武则天时,信任并任用周兴、来俊臣等有名的酷吏,他们罗织罪名,设计酷刑。后来,有人向武后(武则天)告发说周兴想谋反,武则天派来俊臣去审理此案。一天,来俊臣与周兴一边一起吃饭,一边故意问周兴对付拒不服罪的人的办法,周兴顺口说:“这很容易,取一个大瓮,用炭火在四周烤着,命令犯人进去,有什么罪还会不招认吗?” 来俊臣要来大翁,如周兴所说在四周以火烘烤。然后对周兴说:“宫中传出的密令,有人揭发你谋反,现在请你到这个翁中来。”周兴顿时心惊胆战,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认罪。 “请君入瓮”,请你到翁里来 please get into the jar. 对付恶人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treat somebody with his own ways. 周兴以严酷手段残害人,然而却被比他更严酷的来俊臣用他自己想到的酷刑逼迫就犯。Zhouxing suffered from his own scheme. 现“请君入瓮”常用来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启示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以残酷手段害人更是必须给予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