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的荷花火锅,真的有人买单吗?
7月,微博热搜榜单上出现了一个“新物种”——荷花火锅。
在频繁刷屏的短视频中,有网友分享了家乡的夏天火锅独特吃法:将碗中处于冰镇状态的荷花花瓣投入红油火锅,并在锅底中涮起了连根的莲蓬及荷花苞。
蘸好火锅底料后,该网友表示,“夏天,只有这样吃火锅,才不上火!”

“红油锅底+荷花”的奇妙组合,一下引起热议。
话题下,有网友开始抢夺荷花火锅的“祖籍”:
“荷花火锅,长沙的经典。”
“浪漫的昆明人,每年夏季是要吃荷花火锅的。”
“吃火锅必涮荷花,还是我们浙江人会吃!”
“这是合肥的!我们吃个火锅都要诗情画意。”
但更多网友发起吐槽攻势:
“我们浙江/安徽/云南人,不吃这玩意!”
“确实不上火,因为我很冒火。”
“闹饥荒的时候也没见过这种吃法。”
01►
荷花火锅真的
有人买单吗?
CAN YIN YAN XUE SHE
目前,“荷花+火锅”的搭配,在上海、杭州、合肥、成都、长沙、广州等地,均有火锅商家开始上新。
上海南京东路火锅好评榜第1名的渝囡囡美蛙兔火锅,最近就在门店吧台上摆起了荷花及莲蓬,免费提供给顾客,可以涮也可以拍照或带回家。
一位特意为了“荷花火锅”前往门店打卡的消费者表示,“就是为了荷花来的,别管好不好吃,听起来就好玩啊!”

成都火锅品牌吃城都,同样上新了“荷花”。在大铁锅咕嘟漩涡的中心,放进荷花花苞,似乎也是别有风味。
合肥两家新开业的火锅店,喜春来火锅供销社、有闲火锅也跟上了潮流,本就为“荷花主题”的火锅店,主打一个“现吃现摘”,不仅可以涮荷花,还能包成“荷花花束”打包带走。

不过“荷花火锅”虽热,但也不是全国各地都有。一些无缘直接打卡的网友,直接自备荷花去了一趟海底捞。
02►
专家对于荷花
火锅的看法?
CAN YIN YAN XUE SHE
荷花火锅横空出世之前,其实火锅界已经出现了不少创新物种,比如榴莲火锅、抹茶火锅、奶茶火锅、螺蛳粉火锅……
这些小众吃法、小众食材,在不少门店中大放异彩,快速走红网络,为品牌打出一些知名度的同时,还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线下客流。
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创新,但不能离谱。“跑偏”的创新,不仅不能为门店带来收益,还会遭到消费者的群起抵抗,引发“反噬”。
正如一位网友的辣评:“曾经的荷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但现在的荷花,却要入火锅、裹红油。这很难评。”

那么,荷花真的能烫火锅吃吗?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韩林表示,荷花确实可以食用,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不建议用来涮火锅。
韩林告诉记者,荷花的花瓣具有活血止血、除湿、清心凉血、解热解毒的功效。除了花瓣以外,莲子也具有解暑、养血安神、健脾、生津止渴等功效。但即便荷花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韩林仍旧不建议用荷花烫火锅吃。
“这种吃法更多的是一种噱头,煮火锅并不利于发挥荷花生津止渴、解暑等功效,并且,莲子味苦,下入火锅也会影响口感。”韩林表示,为了保留荷花的营养价值,一般的吃法是将荷花打成粉末或用来泡茶,而莲子也通常泡水喝或做成莲子羹食用效果更好。
03►
为什么行业频繁
出现新模式?
CAN YIN YAN XUE SHE
近几十年,新模式、创新等概念特别流行,当头部品牌信奉“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的时候,长尾的大众餐饮老板们冷冷一笑,自己的门店十几年来菜单和服务方式都没变,也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比如在2016年,大家理所当然认为面馆、麻辣烫做不了外卖,但现在大家都在做。同样的,过去五星级酒店、高端餐饮也基本不屑于外卖,其一是认为没客源,其二是认为服务无法放到线上,而疫情来了,五星级酒店等高端品牌也开通了外卖,不仅支持平台下单,还支持跑腿、社群下单,在外卖这个事儿上,过去火锅、烧烤同样点不了外卖,今天则是寻常。
如果不是为了生意,大概不会有老板喜欢模式变革。哪怕新模式听起来可以赚更多的钱,但因为是新模式,它就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品牌方更多会从价值去评判新模式的必要性。
为什么需要新模式?商业的行为可以简单归为一个“利”字。如果通过模式改革,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是帮助企业渡过经营危机,那么新模式就成了必然。
不是为了变革而变革,更不是为了新模式而新模式,其一是看到环境的变化,顺势而为,做必然的事儿;其二是找到新的利润点,通过新模式打通未来。
让我们细数一下餐饮新模式与新玩法:
1、从大锅饭到社区食堂
社区食堂是去年年底快起快落的一个现象,它本身不是商业行为,而是社区行为,且与政策、补贴、慈善有关,并非自由经济的可持续商业,主要是方便于社区老人和小孩的餐饮,但实际并不常见。
当时的爆红来自于年轻人对于健康饮食、“经济适用餐”的高需求,有一个网红视频是一个中年男人参与到儿童的小饭桌中去了。
对于一个商业项目,不能只看它火不火、是否有需求、是否有政策,还应该考虑到可持续的商业运作。
2、新流量工具:抖音团购和外卖
2021年3月,抖音上线团购,此后又上线了外卖,虽然与美团、饿了么等玩法没什么不同,因为是新流量平台,商家们也在其中抢起了位置,甚至不惜亏本引流。
抖音是餐饮的新工具,严格来说不属于新模式,但商家们依然要好好去思考流量问题,如果是亏本或者降低利润换来的不可持续客流,这到底是否值得。

3、“品类+”是现今常态
火锅品类的“产品+”比较多元,从甜点到茶饮是常规玩法,火锅与烧烤、烤肉、自助餐的结合是传统玩法,在疫情前后,还有火锅与炒菜、焖锅、酒馆等品类的融合。
不仅是火锅,烧烤搭配小龙虾、海鲜、炒菜、甜点也很多见,在主流之外,多元化意味着小众,它会短期爆火,但不一定有长期优势,比如谢谢锅的酒馆火锅就不能复制湊湊的速度。
在太二酸菜鱼,此前还有酸菜和咖啡的营销,从新菜单来看,太二酸菜鱼还融合了川菜、粤菜、蛙、沙拉、茶饮等。
对于品牌的融合行为,它有两个指向:其一是增加产品、增加利润、增加流量;其二在于给第二曲线探路,比如谢谢锅以后可以开个酒馆,太二以后可以进入饮品、咖啡品类。像海底捞就开了十几个副牌,不过要真正发展,靠的并非仅是稳定的产品,而是必要性和唯一价值。
4、全品类:生意不设限
产品的叠加往前一步是品类的叠加,品类的叠加可以探索品牌容错率和产品契合度。这里提两个品牌,一个是南城香,另一个是紫光园。
南城香疫情前后主攻社区,做的是覆盖早餐到夜宵的全时段生意,相比袁记云饺这类单一品类,南城香覆盖了馄饨、饭、串、粥、汤等全(主食)品类,解决的是顾客吃饱这个事儿,从形式来看,南城香是把饭店、馄饨店、早餐店、串店等集合在了一起。
紫光园的逻辑和南城香不同,紫光园有大正餐,也有小快餐档口,近些年的主要扩张方式是“档口+”的模式,紫光园有大正餐,不仅会做小吃,还会做面馆和饭店,由此可以将细分优势以档口的形式去开店。档口主要做最后的工序,比如馄饨档口店会展示馄饨的现包和现煮。
紫光园的逻辑是“假如大店有10个招牌产品,那么它可以拆分为5-10家小档口,根据周边去调整档口的产品,以灵活满足地方顾客需求”。
5、工坊生意下的档口与餐厅的融合
牛大吉牛肉工坊最早是卖鲜切牛肉的,后来可能是生意不太好,门店逐步餐饮化,除了鲜切牛肉,门店还提供牛肉干、卤牛肉、牛肉粉、牛肉饭等牛肉餐饮产品,包括冻品牛排、牛肉水饺等预制产品。
是卖牛肉还是开牛肉餐厅?这大概是牛大吉最头疼的问题,现在从门店来看,牛大吉的鲜切牛肉退居幕后,更多销售的是牛肉餐饮产品(包括非牛肉产品,比如咖啡等)。
不仅是牛大吉,一些卖火锅、烧烤冷鲜冻品预制菜的超市也给顾客提供餐饮消费的场景,比如一边卖食材、一边转型开火锅烧烤店。工坊和餐饮的结合,这是一个新模式。
写在最后:
取悦顾客是创新思考的落脚点,可以作为创新的目的,而创新的价值实现还在于取悦顾客的同时,也让商家赚到钱,这是创新的价值实现。有了创新的方法,那么,创新之后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确认了创新的正向价值后就应该投入营销,一来抢占先机,让企业创新名正言顺;二来传播获客,让更多顾客享受到创新的红利,提高品牌知名度又赚到钱,由此才能发挥创新的全部价值。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当代正处于创新大爆炸的市场背景,火锅最早是一个锅底搭配二十来个菜,今天的火锅数十款锅底搭配上百款食材,创新不仅是必然,还是加速发展或者加速衰亡的因子,不创新就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