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华夏春秋战国时代剧本改进建议

绪论
大家好啊,我是微凉。之前两周因为忙于期末周的复习,实在抽不出时间更新。不过随着考试进入尾声,终于闲下来的同时,我的一个想法也趋于成熟。是时候对春秋战国的长剧本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了!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我的想法。
春秋战国的长剧本不同于其他时代,其同质化尤为严重。在春秋剧本22个势力只有子弟兵和朝会方针不同的情况下,在吴楚越争霸剧本只有三个不同政策状态“创新”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愈发凸显。但如果像东汉一样,不同势力拥有不同政策,工作量又有些过高了。联系史实和剧本实际情况,我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引入大汉剧本的政道。

当然,不会像大汉剧本一样只有简单的两个政道状态,整个剧本都要围绕政道进行改革。

具体思路
结合春秋战国思想交流,百家争鸣的史实以及游戏中春秋战国名臣的实际情况。我设想将政道分为以下六个,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和纵横家,每个政道至多叠加五层,叠满五层后可施行该政道的专属政策,但如果施行专属政策后选择其他政道使当前政道层数不满五层,专属政策的效果会消失。我们可以通过名臣和某些剧本政策来叠加政道层数,但至多同时拥有儒道法墨四个政道中的一个(这四个思想矛盾较大,不能共存,四者中一个政道的政策会降低其他三个政道的层数)。某些兵家政策可以提升法家的层数,反之亦然。但某些兵家政策会降低儒道墨的层数,需要注意。纵横家则完全不受其余五家的影响,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政道。(以上政道设计均为暂定)
下面是不同政道的名臣分组(暂定):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管仲、商鞅、韩非子(李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代)
兵家(要有军事思想):孙武、孙膑、吴起、白起
墨家:墨子(墨家实惨)
纵横家:鬼谷子、张仪、魏无忌
吕不韦的杂家不好设计政道,暂不考虑。
每层政道的效果及其政道专属政策如下(暂定),政道带来的四维变化可以被改变:
儒家:每层政道威望加5,民心加5,腐化加5,士子产量提升
仁义之国:威望加10,民心加10,腐化减30,会盟和会盟条约所需威望减半
儒家适合高威望高民心流,可以适当降低从名臣和剧本政策中获取的威望和民心来对政道效果进行平衡。
道家:每层政道钱粮产量增加5%,民心加5,腐化加5
无为之国:钱粮产量增加20%,民心加10,腐化加20,发展时间增长速度加倍
道家适合高腐化流,可以适当降低从名臣和剧本政策中获取的钱粮产量来对政道效果进行平衡。
法家:每层政道腐化减5,民心减5,战斗力加5
法治之国:腐化减20,民心减20,威望加15,政策施行速度加倍
法家适合低腐化低民心流,可以适当降低从名臣和剧本政策中减少的腐化和民心来对政道效果进行平衡。
兵家:每层政道战斗力加5,军团规模加2%
习武之国:战斗力加30,攻占进度加10,进攻他国时有概率使其臣服
兵家的适配性比较强,可以适当降低从名臣和剧本政策中获得的战斗力和军团规模来对政道效果进行平衡。
墨家:每层政道科技加1,城市耐久度加5,军心减5
兼爱之国:科技加20%,受到攻击的攻城进度减半(张衡:6)
墨家适合科技流和低军心流,可以适当降低从名臣和剧本政策中获得的科技点和减少的军心来对政道效果进行平衡。
纵横家:每层政道用间等级加1,行动力加5,他国好感加5
纵横之国:行动力恢复速度加倍,增加用间选项:合纵,可与好感达到80的国家合兵进攻指定国家
纵横家适合用间流,可以适当降低从名臣和剧本政策中获得的用间等级来对政道效果进行平衡。
至于名臣政策和剧本政策肯定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政策界面需要大改。目前暂时设想的是少数军事政策增加兵家政道的层数,少数民生政策增加道家、墨家和儒家政道的层数,政治政策左面少数几个政策用来增加法家和儒家的政道层数,中间是属于纵横家的六边形用间政策,右边是类似于横扫六合的各个政道专属政策。具体的政策数值变化还在考虑当中,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宝贵的建议。

结语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个思路虽然想了好久,但肯定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我们一起顶上去让官方看到,也希望春秋战国的剧本能早日得到优化。复习去了,拜了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