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前所未见的中国


《自然的力量》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于2016年12月31日推出的一部六集自然类纪录片,由李文举担任总导演,方亮担任解说员。该片记录了藏羚羊、雪豹、野牦牛、长臂猿、亚洲象以及中国南海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故事,呈现了中国生态多样性之不可多得,举世唯一。全片共分《纵横》、《风起》、《水流》、《山峙》、《共生》、《追寻》等六集。分别阐述了中国的山脉与海洋、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河流、大山中可贵的生命以及藏族地区、蒙古族地区、彝族地区、哈尼族地区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

大雁飞行时,其翅膀是呈360度旋转式的,并会在侧后面产生一股气流。如果侧后面的大雁没有规则地乱飞一通,在短时间是没问题的,可如果要长途飞行上千公里,那可不能小看这一气流了。排成人字形以后,后面的大雁就可以借助前面大雁飞行的气流更轻松地飞翔,从而飞得很远。。另外,当领头的大雁疲倦时,它会退到侧翼,由另一只大雁接替它飞行在队列的最前端。

兔狲:是猫科、兔狲属的动物。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5千克,其中指名亚种较重,个别个体超过6kg,青藏亚种体重一般2-4kg。兔狲的额部较宽,吻部很短,瞳孔为淡绿色。耳短宽,耳尖圆钝,两耳距离较远。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为背毛长度的一倍多。背中线棕黑色,体后部有较多隐暗的黑色细横放,头部灰色,带有一些黑斑,体腹面乳白色,颈下方和前肢之间浅褐色,四肢颜色较背部稍淡,尾巴粗圆,长度约为20-30厘米,上面有明显的 6-8条黑色的环细纹,尾巴的尖端长毛为黑色。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

藏狐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长不及后足长之半,耳背之毛色与头部及体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长度不及体长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卷曲。背中央毛色棕黄,体侧毛色银灰。尾末端近乎白色。头骨之吻部十分狭长,吻部中央部位之侧缘稍向内凹入,第二前臼齿处之吻宽约为腭长之1/4。犬齿甚长,上犬齿之高约等于第四前臼齿加第一臼齿长度之总和。分布于高原地带。喜独居。通常在旱獭的的洞穴居住。以野鼠、野兔、鸟类和水果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