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的第六十三篇 洛阳老城有个皇家寺院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六十三篇 。

道教徒唐武宗看到佛教私度之钱归地方官吏和寺庙所有,很多人为了逃避赋役,出家为僧,导致僧人越来越多。而寺庙土地不用纳税,僧人靠农民供养,逐渐威胁到了唐朝中央统治,于是唐武宗下决心灭佛。这次灭佛,大量僧尼还俗,寺庙土地与财富收归政府所有。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洛阳只留两座佛寺,其余全部拆除。位于东城承福门内的 内道场慧日道场是保留的两座佛寺之一,此后改名安国寺。东城是隋唐洛阳城宫城之东的一处城池,位于现在的老城南北大街以西区域,承福门为其南门,就是今敦志街一带。
安国寺历代修缮,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朝乾隆年间。1927年,冯玉祥驻守洛阳期间,派兵将安国寺佛像全部砸毁、经卷焚烧,变为兵营,香火中断。新中国成立后划归洛阳一中,寺内建筑逐步拆除。安国寺主体建筑群坐北向南,以火墙为界分前后两处院落。前院包括山门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经房、禅房、钟楼、东西莲池和石碑经幢等。后院有佛殿一重,石碣两块。
从工厂大门进入厂区,就会见到一个大殿,这就是传说中的南殿,红色的瓦片布满房顶。南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四周檐下用斗拱,走进殿内看到在木头上不是能看到皇家的‘皇’字,还有木刻的龙头,依稀能看到昔日皇家的气派;殿内四根红柱力托殿顶,柱础为唐朝圆形石鼓柱础,该殿在几十年前改作车间,屋顶的琉璃瓦已经荡然无存。走出工厂大门向北进入一胡同,就可以看到修葺一新的灰色的北殿,北殿与南殿大小样子基本差不多,很可惜,大门紧锁。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气愤的事情,在北殿与南殿中间有一排房子,住着几户人家,在南殿的北墙边开设有厨房和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