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呼啸山庄》原著电影比较分析

2023-07-03 15:31 作者:Lexiek  | 我要投稿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作品,美国著名导演威廉·惠勒在1939年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在原著小说中,希斯克里夫与凯瑟琳青梅竹马,互生情愫。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凯瑟琳与画眉山庄的埃德加有了交集,希斯克里夫偷听到凯瑟琳与女仆的对话,认为凯瑟琳移情别恋,想要嫁给埃德加,再加上凯瑟琳的哥哥一直对希斯克里夫怀恨在心,百般折辱,于是希斯克里夫负气出走。多年后,希斯克里夫已经有所成就,他为了报复,返回并夺取了呼啸山庄。凯瑟琳在丈夫埃德加以及旧爱之间左右为难,最终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女儿凯蒂。但是希斯克里夫并没有停止的复仇,他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却让她自生自灭,只留下了儿子小林顿。他强迫凯蒂和小林顿结婚,但是凯蒂爱上了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希斯克里夫发现哈里顿俨然就是年轻时的他,所以忘记报复绝食而死,故事的最后凯蒂和哈里顿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电影的改编也非常精彩。小说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青梅竹马的情感,其中包括两个主人公内心的情绪起伏变化如欣喜、担忧、吃醋、失落等,电影也用了大量的镜头来展现两人的少年时期的感情进展,这也表明两人的爱恨情仇是电影的主线之一,他们之间的感情戏也成为故事最有看点的一部分。

然而电影对于小说也做出了许多删改,我认为其中有改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地方逊色于小说。

在电影中,故事在希斯克里夫死亡这一节点戛然而止,并没有继续描述后一代的故事。大多数电影的开头会有一个起因引出故事,然后逐渐推动故事到达高潮和转折点,最后展现结局,这也就意味着电影的节奏是十分紧凑的。如果继续赘述下一代的恩怨,会使得整个电影重点不突出,结构松散。电影版的《呼啸山庄》详略得当、叙事节奏紧凑简明,所以我认为这是电影改编得很好的地方。但是电影中并非完全抹去了下一代的存在,而是留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这种适当的留白也使电影得到了升华。

但是电影也有一些地方处理得不如小说精彩。小说中非常精彩的一个点就是人物之间强烈又复杂的情绪波动,希斯克里夫的自卑与尊严、在爱情中所受的甜蜜与煎熬以及猛烈的复仇的决心等等使得小说的戏剧冲突十分强烈。但是电影中淡化了希斯克里夫的复仇,着重描写的是其与凯瑟琳的爱情纠葛,该电影的主创人员也将其主题定性为“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希斯克里夫的复仇是情节中非常精彩曲折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串联全文的一条重要线索,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得故事情节、主题稍显单一,而且也将人物的复杂性格与心理变得单一化。我认为这也是电影的一个不足之处。

除了情节本身的改动之外,两种不同的展现方式也给了受众不一样的体验。文学和电影虽然是息息相关的,但是文字与音视频的呈现还是各自有其优缺点。

《呼啸山庄》的整个故事带着激烈的情绪起伏,每个人物内心的情感冲撞都十分强烈。小说的文字会将故事情节的冲突、每个人物的感情细腻的展示出来,并供读者反复观看品味。但是电影和小说不一样,一个镜头会立马切换到下一个镜头,留给观众想象的时间较少。其次,小说更加注重时间线的延申,电影更加容易展现出空间的变化。在原著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故事情节是随着时间的更迭不断的推进的;而电影通常通过电影场景的转变来展示不同的情节,时间上的连贯性相较于小说较弱。

总的来说,小说和电影都十分精彩,电影很好的将19世纪的英国田园展现在观众面前,相对于小说而言减轻了恐怖诡谲的色彩,加强了感情元素,在小说的基础上为呼啸山庄的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


《呼啸山庄》原著电影比较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