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实便血案例的治愈回溯与探讨

2023-10-17 14:51 作者:龙妈妈花候鸟  | 我要投稿

患者症状描述:

在这个秋燥季节,本医案患者,本人,素体脾胃虚弱,形体偏瘦,因为中午和晚上都吃了辛辣食物,同时晚上还喝了一碗老母鸡汤和吃了鸡肉,夜晚入睡前,感觉喉咙里似乎有白痰冒上来,第二天早上出现便血,大便带血,但手纸上无血。患者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早上吃了煎鸡蛋饼和铁棍山药粥,上午还吃了两包坚果八珍糕,中午吃了微辣中餐。下午坐在电脑前持续约2小时,下午四点如厕,便血加重,大便带血增多,同时手纸上血增多。

治疗方法给出前的思考:

如果你是医生或病人,遇到患者便血的这个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们先说西医的治疗方法,大概率是先让你去抽血,化验,做肠镜,一系列几千块动作下来,找出并处理导致便血的病因,以及控制出血并促进伤口愈合。

根据便血的原因,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如果便血是由溃疡或炎症引起的,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抗炎药或抗酸药来治疗。(抗生素等药物会导致体内寒气加重)如果便血是由于血管疾病(如痔疮、肠道血管瘤等)导致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以止血或移除异常血管。(痔疮手术治疗后依然会复发)

那么中医会如何治疗呢?

我们大部分医师首先想到的必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药物,因为病人是因为吃辛辣食物导致的嘛,先清热止血再说!比如中成药用上治疗痔疮的槐角丸,或者常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黄芩、槐花,槐角,秦皮等,加上止血的中药,如生地榆,炭藕节,还有的会加上生地黄,白芍,活血化瘀,补血。

这样效果真的好吗?真的能止血吗?

中医治疗便血问题的关键是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辩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便血辩证治疗方法:

脾胃虚弱型便血:常见于长期脾胃功能不佳、消化不良的患者。治疗重点是补益脾胃,增强消化功能。常用的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等。

热盛型便血:常见于湿热内盛、热毒郁结引起的便血。治疗重点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生地黄等。

血瘀型便血:常见于气滞血瘀、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便血。治疗重点是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常用的中药有川芎、桃仁、红花等。

虚寒型便血:常见于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引起的便血。治疗重点是温补脾肾、补益气血。常用的中药有党参、肉桂、当归等。

中医虚实寒热的辩证此时非常重要。病人如果病体素热,并且是实症,用上面那些清热解毒药物和止血药物应该能发挥作用,但也要预防寒凉药用的过多伤正气,同时对于我这种脾胃素虚,形体偏廋的病人,如果用上面那些清热解毒止血的药物,只会让脾胃更虚寒,以后更难治。

那么我是用什么药物组合让自己药到病除,第二天早上如厕已经发现一剂止血,并且不伤正气还同时健脾祛痰了呢?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其实我只是用了归脾丸加补血益母丸,同时当晚只吃了一点面条和两个苹果。

我们看看配方

归脾丸的成分: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

补血益母丸的成分:当归,黄芪,阿胶,益母草,陈皮。

整个药剂配方组合里没有清热解毒的苦寒药材,也没有用止血的苦寒或者炭化药材(不管是清热解毒还是炭化的药物,都不宜多吃,而归脾丸和补血益母丸大部分都是补益之品,显然更适合长期吃,既补益又不伤正气,还同时祛除病又止血健脾。

我如何给自己辩证使用了这两个中成药的组合,并且不惧继续补,不惧继续上火却把病治好了,而且全程没有用清热解毒和止血药呢?

有中医知识和实践的同学或医师可以自己思考,这里我给出几条辩证思考线索。

第一条线索,“气有余便是火”。(鸡汤补气为主)

第二条线索,“血行风自灭”。(当归补血活血化瘀,阿胶补肺血,酸枣仁补肝血,但血需要气才能推动,同时加黄芪,党参。

第三条线索,黄帝内经云,鸡肉入肝,羊肉入心,牛肉入脾

第四条线索,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黄土汤证,治中宫不守,脾胃虚寒的便血。(归脾丸中的白术健脾燥湿,补血益母丸的陈皮健脾理气,木香健脾运气向上,茯苓健脾渗湿

中医辩证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情绪等,中医学习重在悟,在反复实践中悟通悟透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多读黄帝内经,多实践,多悟,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和至亲的身体情况,只有在充分完整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辩证。 其实在古代,很多名中医都是靠自己看中医书和实践,但凡有文化识字的人家里都会有医书。平时自己学点中医,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又救助自己和他人,功德无量。

中医复兴,长路同行,传承发扬纯中医古中医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大家共勉共修!


--作者:龙妈妈花候鸟

---谨记于2023年10月17日

原创不易,喜欢请关注,点赞,转发,赞赏或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真实便血案例的治愈回溯与探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