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方法及选择

2023-04-19 15:02 作者:在田环境科技  | 我要投稿

为了确保制药废水处理效果,在工艺方法上一定要进行全面的选择。常用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分为三个阶段:预处理+生化+沉淀消毒。根据废水的特性和生产情况,可以在某个阶段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删减,最大限度上增效降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众所周知,制药废水的方法分为物理、化学、物化、生化及相关组合等。每种方法都有限制因素和优势,必须充分了解废水,更要对方法和技术掌握透彻,才能使用到位。物理和化学方法并不是预处理工艺的专利,在任何阶段都可能会使用到。物化方法在具体工艺中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气浮、微电解、吸附、铁碳-芬顿等,生化技术是制药废水处理必不可少的,而且应用范围很广,它主要包括厌氧、好氧、厌氧-好氧组合等。

混凝沉淀是制药废水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它主要是向废水中投放混凝剂,使得废水中悬浮物颗粒或胶体相互碰撞,凝聚在一起沉淀下来。混凝沉淀分离效果,关键就是能不能选择性能优良的混凝剂,常见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或聚合硫酸铁等。做好混凝沉淀,并非是这么简单的。控制好废水的浓度、水量、pH值、稳定水质和药剂投放量,增强污水的分离效率,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等情况。混凝沉淀能够去除部分的悬浮物和色素,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COD。去除色素,还可以使用吸附方法,它主要是向废水中投放吸附剂,将废水中的颗粒物停留在吸附剂的颗粒孔隙中,以达到过滤分离的目的。使用较多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树脂等,方法很简单,如何发挥好作用,也需要有详细的操作方法和工艺要求。

有靠悬浮颗粒的重力作用分离的,就有靠浮力作用脱离水质的方法。气浮就是一种向废水中通入气体,或通过加压的方法,或将气体打成微小气泡。气泡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吸附和承载力就越大。单位时间内气泡携带悬浮颗粒物或油脂越多,分离效率就越高。当气泡携带颗粒或油脂上浮到气浮机的表面,通过特有的刮渣系统可以去除,获得预期均质的水质。气浮法根据工艺特点分为充气气浮、化学气浮、电解气浮等,结合废水进水量和水质选择适合的方法。微电解也是一种简单、高效、易操作的方法,根据具体工艺的要求,可选择的使用微电解技术,不足之处就是水量大时,能耗也较大。

化学方法就是使用化学药剂和废水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降低废水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在使用化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化学反应影响因素,控制住水量、水质变化和投放剂量,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铁碳-芬顿。在制药废水预处理过程中,Fe-C处理效率高,可以大幅提高废水出水的可生化性。为了提高氧化效率,通常情况下是要和芬顿试剂一起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进行铁碳-芬顿反应的时候,还可以同时增加其他的物理方法。此外,还有其它更多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

在生化处理阶段,制药废水可以先进行厌氧,后进行好氧处理,也可以厌氧-好氧混合在一起使用。好氧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气池、吸附生物降解法、接触氧化法、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等。深井曝气池是一种高速活性污泥法,它的占地面积小,氧气利用率高,处理效果好,受外界因素影响少,保温效果好,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对后期的处理效果明显。SBR法在制药废水处理后期应用较多,主要是因为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配合制药生产间歇性排放的需求。操作简单、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稳定,基质去除率高,同时还能较好的脱氮除磷。

厌氧处理技术在制药废水中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复合床(UBF)、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酸化水解法等。常见的UASB反应器具有消化效率高、结构简单,水力停留时间短的特点。靠体内的水力循环,无需专门的污泥回流装置,COD去除率在80%以上。有的时候,还可以将UASB串联起来,可以将COD去除率提高到90%以上。随着科技的进步,第三代IC反应器可以适应更宽浓度范围的污水处理。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经过专门收集处理,做成清洁能源-沼气。


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方法及选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